11-12月份,隨著氣溫的下降,我省養殖水體平均溫度將低于28℃。受降溫陰雨天氣影響,易造成水體環境中藻相死亡和生物體應激反應,甚至引起養殖疾病的暴發。在養殖過程中,應加強水源管理,做好水體調控。廣大養殖戶應加強疫病監測,積極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一、 預測預報
1、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重點關注海口三江、文昌、瓊海、儋州、定安等羅非魚養殖密集區域。
2、對蝦易發生桃拉綜合征、蝦肝腸胞蟲病等。重點關注文昌、瓊海、儋州、臨高和東方等對蝦養殖區域。
3、石斑魚易發生病毒性神經壞死病、刺激隱核蟲病。重點關注文昌、瓊海、萬寧、陵水、澄邁、三亞等石斑魚養殖密集區域。
4、卵形鯧鲹(金鯧魚)易發生刺激隱核蟲病。重點關注臨高、澄邁和三亞深水網箱養殖密集區域。
二、防控措施
針對以上病害,廣大養殖戶應適時采取積極防治措施,確保水產養殖健康發展,有效減少病害損失。
1.預防羅非魚病害
在養殖過程中,應加強水質監測和管理,在下陣雨、無風、光照不足時要及時開啟增氧機,并適當延長增氧機運轉時間,防止缺氧造成損失;拌料可添加多維、多糖等免疫增強劑或者中草藥制劑等進行投喂,增強羅非魚的抗病力;遇降溫陰雨天氣,應密切觀察魚體的活動與攝食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引發疾病的原因,盡早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2.預防對蝦病害
應加強水質監測和管理,定期潑灑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適時投喂維生素C、E和免疫增強劑等,增強對蝦的抗病力;提倡魚蝦混養等生態養殖模式。
3.預防石斑魚病害
應加強水質監測,密切關注網箱內溶解氧情況,有條件的區域應提前準備好增氧設施和增氧劑;注意餌料的質量和投喂方法,建議使用配合顆粒飼料,盡量不用冰鮮餌料;及時出售達到商品規格的魚類,有效降低養殖密度;提倡魚蝦混養,有助于降低寄生蟲等病害發生。
4.預防卵形鯧鲹寄生蟲疾病
海區網箱養殖易受海水水質變化影響,應適當降低養殖密度;若發現天氣異常,水質變化時,應將網箱移動到海水交換量大、水體環境相對穩定的區域進行養殖;病害嚴重時,應及時采取淡水充氧浸泡、分箱降低密度、轉移到外海水流交換通暢區域等措施緩解病情;發現病魚死魚應及時撈出并做無害化處理,防止相互傳播感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