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潭門港碼頭海產品交易繁忙。 特約記者 蒙鐘德 攝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11月16日10時許,雖然還未到午餐時間,但位于海南瓊海市潭門鎮中心漁港附近的金港海鮮店已經迎來了一批食客。在潭門中心漁港周邊,前來品嘗海鮮的游客絡繹不絕。
“有人專門為吃海鮮趕過來,而且時間也不固定,我們時刻都要做好待客準備!闭驹诮鸶酆ur店門外迎客的領班閆巧說,“人多的時候能擺到二三十桌。”
潭門的海鮮品種多,而且主打“生猛”招牌,賣點就是鮮。在潭門富港街放眼望去,一家家海鮮店都把自家的“家底”擺在店門最醒目處,龍蝦、對蝦、各類魚以及貝類等,琳瑯滿目。
據了解,潭門海鮮大多產自潭門近海,由當地漁民自撈自賣。“海鮮、海鮮,不鮮就不叫海鮮了!彼拇ㄈ苏矇凵2018年到潭門創業經營海鮮餐廳,他說,“店里的海鮮產品都采購自本地漁民,并且都是當天的新鮮貨。當初我到潭門旅游,品嘗潭門海鮮后一直念念不忘,后來索性過來創業!
詹壽生經營的海灣魚莊餐廳位于潭門碼頭最東側的“兄弟海岸”,店內除了有海南傳統的清蒸、白灼等做法外,還有他結合家鄉風味制作的川味海鮮。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詹壽生還在店內設置了免費KTV,以及提供代駕或電瓶車接送服務。“我們想通過優質服務讓更多游客滿意!闭矇凵f。
如果說詹壽生是“新潭門海鮮人”,那么自1986年便上岸經營海鮮美食城的漁民老云就是當之無愧的“老潭門海鮮人”。老云今年已經60多歲,走進他的店內,一棵醒目的大榕樹下,擺放著一張張圓桌,圓桌上各類海鮮拼湊成一鍋美食,食客們正大快朵頤。
“以前我們吃海鮮,就是一鍋煮,也叫‘打邊爐’。鮮魚、魷魚、海白、蝦蟹等一鍋煮,蘸上醬料,香!”老云說,他們以前出海時常會“打邊爐”,上岸后他把這種做法帶進自家大排檔,并且堅持了30多年。
老云見證了潭門海鮮的輝煌!白钤缇蛢扇液ur店,也沒幾個客人來,大多是一些熟人照顧生意。”老云說,2013年是一個分水嶺,“那年潭門漁港迎來改造,到潭門的游客一下子增多了,海鮮生意也越做越火,鎮上的海鮮店也越開越多!
如今,潭門已經有18家海鮮餐飲店,以及超過50家海鮮檔口,潭門海鮮已經成為瓊海乃至海南的一張美麗名片。
潭門海鮮美名遠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也為潭門產業轉型提供了支撐。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潭門鎮社會總產值39.74億元,其中第三產業產值11.01億元,同比增長14.6%。在潭門海鮮的品牌支撐下,休閑漁業、漁家主題民宿等旅游新業態層出不窮。
潭門鎮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瓊海市委、市政府指導下開展趕海節、海鮮美食節等特色活動,挖掘漁業文化資源和歷史內涵,提升潭門旅游知名度,同時規范海鮮餐飲、休閑漁業等市場,擦亮潭門海鮮名片,拉動全鎮產業轉型升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