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河豚、對蝦、河蟹、舌鰨等水產品聲名鵲起,今年的苗種繁育、養殖、流通等產業鏈環節情況如何呢?不久前,記者來到該區的唐山市維卓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新建的一排排工廠化養殖車間內,整潔的環境和充滿科技感的各種儀器令記者眼前一亮,呈片狀的半滑舌鰨安靜地“平鋪”在養殖池池底。外面的露天養殖池內,幾位工作人員正潛入冰冷的水中捕撈海參。
圖為技術人員查看半滑舌鰨的生長情況。文進攝
苗種雌化率從16%提高到42%
該公司程佳禹總經理介紹,他們今年的“成績單”非常亮眼——半滑舌鰨高雌魚卵銷售突破200公斤,通過基因篩選技術,剔除親本中的偽雄魚,使得苗種雌化率大幅提高。
“內行看門道!”同行的曹妃甸區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王文斌站長介紹,該公司的半滑舌鰨魚卵銷售占到全國的80%。半滑舌鰨在成長初期難以區分雌雄,一般長到8至10厘米時才能進行分辨、人工分揀。雄魚食量不小,但生長慢,在一個生長周期,雄魚與雌魚的體重相差5至10倍,等于“白過年”,如何提高魚卵的雌化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該公司與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科研團隊聯合攻關,雌化率從原來的16%提高到42%,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為廣大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程佳禹高興地說:“大幅提高的雌化率,使該公司搶占了全國同行業發展的‘制高點’,出售的魚卵大受市場歡迎。”
“天價”半滑舌鰨變成“平民價”
王文斌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普通市民的工資收入每月300元左右時,市場上的舌鰨賣到每公斤600元的“天價”。通過持續的科研推動,舌鰨養殖在苗種繁育、車間養殖、餌料加工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產量增加好幾倍,使得曾經市場上貨少價高的稀有名貴品種,成為目前每公斤約160元的“平民價”名優水產品。這當中既有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更有像維卓水產等明星企業積極參與的功勞。
維卓水產公司也因此被認定為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半滑舌鰨省級良種場,成為國內最大的半滑舌鰨苗種繁育企業,并示范帶動本地半滑舌鰨工廠化養殖30萬平方米以上,增加就業上千人。
2019年11月1日,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主辦的“鲆鰨魚類科技創新暨海水魚龍頭企業對接會”在青島召開,維卓公司作為國內鲆鰨魚類代表性龍頭企業與相關團隊簽訂了技術對接合作協議,協作進行技術攻關。
程佳禹說,下一步,維卓將與各舌鰨養殖企業一起,籌建產業聯盟,實施總量控制、建立可追溯系統,保證行業平穩健康發展,讓更多的優質海水養殖水產品,端上普通百姓的餐桌。
龍頭企業帶動行業發展
王文斌介紹,曹妃甸區有一批像維卓水產這樣的龍頭企業,如惠通、會達、農發集團、瑞達、欣澳、豐英、天河、紫天、天正、興洲、興海、祥盛、盛茹等,他們各具特點、行業帶動作用顯著,使曹妃甸區的河豚、對蝦、河蟹、半滑舌鰨、鹵蟲、海蜇等行業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苗種繁育、工廠化養殖車間超過95萬平方米,加工企業眾多,產品暢銷京津冀以及山東、遼寧、江蘇等地,年出口貿易額1000萬美元左右,創建了“曹妃甸河豚魚”“曹妃甸濕地蟹”等地理標志保護商標及“天正河豚魚”“盛世曹妃”“曹妃貢”“月坨島”“信維卓”“神鰲”“曹妃通”等眾多注冊商標。
曹妃甸區還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河北省海洋與水產科學院等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建立了會達院士工作站等眾多“產學研”合作基地,在良種庫建設、新品種研發、病害防治、工業化循環水及精深加工工藝等諸多領域開展前沿科學及應用技術研究,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漁業產業騰飛。
曹妃甸港距韓國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長崎港680海里,與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直達航線,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體系,為水產品的進出口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正式掛牌后,也將促進曹妃甸區國際漁業交流與貿易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