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半島記者從山東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獲悉,青島市以海洋牧場發展為載體,利用牧場區抗風浪網箱資源,積極推行“南魚北養+燈光誘餌”綠色養殖模式,從福建等南方地區優選大黃魚、真鯛等大規格魚種,配以太陽能發電技術,通過“燈光誘餌”方式吸引水生動物進入網箱,為魚類提供天然餌料,魚類品質可媲美野生產品,實現產出效益翻倍。
隨著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走向深遠海成為必然,深海抗風浪網箱養魚已成為青島主導養殖模式。原先青島可從苗種養至成魚的品種單一,網箱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為解決此問題,青島市經充分調研,提出“南魚北養+燈光誘餌”網箱養魚模式,即利用南北海水溫度差異,“休漁期”前從福建優選大黃魚、真鯛等大規格魚種,利用浮游動物趨光性原理,創新發展“燈光誘餌”養殖模式,即在網箱內安裝燈光誘餌裝置,利用太陽能發電板為集魚燈提供電能。
白天太陽能發電板儲存電能,魚類在網箱中自由游動,將多余脂肪消耗掉;夜晚燈光自動開啟,吸引周邊水體浮游動物和小魚小蝦聚集到網箱內外,供魚類競爭食用,通過不斷游動捕食,提高魚類活動能力,逐漸消除魚肉中的“土腥味”。經過3~5個月的“野化養殖”后,魚類體長體寬比明顯上升,魚肉脂肪酸含量顯著降低,肉質更富彈性,口感更加鮮美,大黃魚上市價格可漲4~5倍,價格100元/斤~120元/斤;真鯛和鱸魚也達60元/斤,產出效益翻倍,且對周圍水體零污染。
除“南魚北養”之外,青島市還積極推進“北參南養”模式。在秋季北方海域水溫降低、海參即將進入冬眠之前,將大規格參苗運至南方海域(福建為主),利用11月~次年4月南方海域的適宜溫度,將參苗養成并于夏眠之前上市銷售,其參苗主要來自于山東、遼寧和河北地區。為提升青島參苗的競爭力,青島市積極引導企業強化與科研機構的研、產合作,不斷選育優良品種,提升海參苗種質量,如青島瑞滋集團有限公司依托黃海水產研究所培育的“參優1號”刺參成功入選“國家新品種”行列,其產品目前已實現“訂單式”銷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