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些澳洲龍蝦多健康,外殼色澤光亮,都是我負責喂養出來的!12月11日,在位于定安縣定城鎮桐卷村的黃亞二飼養專業合作社漁光互補澳洲龍蝦養殖基地內,在此打工的村民朱光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朱光吉過去家庭收入微薄、生活拮據,今年來在基地里學習了技術,并負責基地里魚蝦的日常飼養等工作,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讓一家人的生活狀況有了極大轉變,成功脫了貧。
在基地里,若干個魚塘里飼養著魚蝦,魚塘的水面上則架設了一塊塊光伏板陣列。合作社社長黃江軍介紹,這就是“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真正做到“一塘兩用”,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漁光互補”模式。
“土地利用率高,收入增加了不少!闭f起“漁光互補”模式的好處,黃江軍算了一筆賬:一畝水塘一年可以養兩造澳洲龍蝦,每畝每造可產出成品蝦200公斤,收益約為2萬元。這樣算下來,每畝年產值約4萬元左右。而這只是魚塘里的收益,每畝魚塘每年的光伏發電收入也可以達到4萬元左右,可以實現單產效益最大化。
而在實現高收益的同時,合作社還以“一畝帶一戶”為目標,通過土地租金、參與勞動、產業資金入股、利潤分紅、技術培訓等方式共幫扶了貧困戶118戶236人。
“今年年初的第一造龍蝦已賣了40萬余元,第二造即將出塘。從目前養殖的情況來看,今年入股的65戶貧困戶,預計年底每戶將能獲得1200元分紅。”黃江軍表示,鮮活的小龍蝦在國內外市場上倍受消費者青睞,基地的龍蝦目前已經開拓了杭州、上海等地的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當前,該基地項目一期建設規模230多畝,養殖水面180多畝,總投資190多萬元。現已放苗120多萬尾澳洲龍蝦,預計產值可達400萬元以上。接下來,基地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并新增大閘蟹和貴妃魚等優質高效品種。與此同時,基地還將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通過帶動貧困戶打工、產業分紅等方式,幫助更多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