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捕撈的大魚
2019年12月31日下午,貴州省2019年湖庫生態魚冬季捕撈活動在遵義市余慶縣團結水庫舉行,預計捕撈成魚逾4萬斤,總產值可超過30萬元。
捕撈現場,隨著大網慢慢收攏,大條的花白鰱被裝進網內,魚兒在網內活蹦亂跳,人們的臉上樂開了花。經稱重,這一網撈了近9000斤魚,普遍在5-8斤,最大的一條達38斤。
余慶縣隸屬烏江流域內,境內河流、溪溝總計67條,河道總長1059.9公里,各類山塘水庫400座,總庫容65.86億立方米,擁有發展生態魚的天然優勢。
“我縣境內凡是能養殖生態魚的大水面都已被很好地利用。”余慶縣委書記令狐紹輝介紹,去年以來,全縣已在團結水庫、打鼓臺水庫、高寨水庫等6個以上的水庫投放了50萬斤魚苗,全年提供穩定性就業崗位共30多個,帶動務工就業200余人次。良好水質孕育出的生態魚產品,在成都、重慶、昆明等地供不應求。
生態漁業是貴州省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12個產業之一,自2018年5月全面取締網箱魚養殖以來,為了彌補漁業市場空缺,我省充分發揮深山湖庫大水面生態資源優勢,推進漁業傳統養殖向“人放天養”生態養殖方式轉變,推動“零網箱·生態魚”生態漁業全面發展,成立省生態漁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省生態漁業公司,履行全省生態漁業實施主體職責。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發展湖庫生態漁業27.41萬畝,稻田生態養魚267.12萬畝。預計2019年,通過發展生態漁業帶動76.53萬戶農戶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52萬戶14.83萬人。
2020年,我省計劃湖庫生態漁業要達到50萬畝,實現宜漁水域全覆蓋;稻田養魚要確保達到270萬畝,基本實現宜漁稻田應放盡放、應養盡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