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東明鎮位于東遼河流域雙遼段,全鎮13個村。近年來,東明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動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突出抓好產業扶貧這個重點,發揮好項目帶動作用,扎實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努力讓脫貧致富更加穩定更可持續。
科學謀劃 發展水產業精準扶貧
“東明鎮位于東遼河畔,得天獨厚的水質和土壤環境,為發展水產養殖提供了基礎條件。在過去兩年的扶貧工作中,我們立足本地資源特點,引導全鎮各村在發展水產養殖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條泥鰍魚養殖新出路。”東明鎮黨委書記姜曉偉說。
2017年,東明鎮黨委書記姜曉偉和鎮長李明輝前往遼寧省盤錦市考察泥鰍養殖項目,先后6次前往盤錦、丹東、集安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根據東明水資源方面的良好基礎,東明鎮黨委、鎮政府開始重點打造泥鰍產業,以東明鎮后太平村和前太平村為重點發展泥鰍魚繁育及養殖項目。依托項目合作社兩次聘請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海洋漁業局水產養殖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王樹元為東明鎮有養殖意愿的農戶講課,各村干部、合作社和農戶共計100余人參加培訓。
東明鎮政府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泥鰍養殖戶提供為期一年的泥鰍魚養殖技術指導。目前,東明鎮后太平村成立了金溝泥鰍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前太平成立了鰍田泥鰍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解決養殖戶資金問題,鎮黨委召開專題黨委會,利用黨內扶貧資金為10戶黨員養殖戶提供3000到5萬元不等的低息貸款,鼓勵養殖戶利用庭院、坑塘發展泥鰍養殖。
東明鎮后太平村村民李小娟便是項目獲益人之一。幾年來她在自家庭院里繁育和飼養泥鰍魚,獲得了不少的利潤。金溝泥鰍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就是在李小娟庭院養殖的基礎上發展建立的,通過一年的努力,合作社社員由最初的15戶發展到53戶(其中包括貧困戶20戶),帶貧效果良好。
在前太平村,國投生物吉林公司投資55萬元建設的鰍田泥鰍養殖產業園,是前太平村村委會組織實施,依托前太平村鰍田泥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而建立的精準扶貧項目。項目占地8000平方米,建設泥鰍養殖池3個,養殖水面3500平方米,專業實施泥鰍養殖與銷售。項目精選臺鰍作為主要養殖品種,泥鰍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本項目精選的臺鰍,具有生長速度快、餌料系數低、抗病能力強、不鉆泥等特點,加之地處優質水源地,養殖過程中絕不施放任何添加劑,保證了泥鰍健康生長的環境和營養成分。項目所得收益將按比例分紅給前太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前太平村脫貧攻堅提供了實效保障。
因地制宜 調整種植結構促致富
近年來,東明鎮著力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積極引導農民削減玉米種植面積,改種雜糧雜豆、花生、板藍根等經濟作物,創建優質水稻種植片區,打造可視農業模式,大力發展棚膜經濟,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前太平村綠優水稻種植產業園依托前太平村綠優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一部分為水稻良種培育基地,占地27畝,正在培育優良稻種8種;另一部分為“千里遼河”可視可追溯水稻種植基地,由合作社與中國郵政四平分公司簽約統建。流轉土地150畝,進行綠色無公害水稻種植。通過合作,推進前太平村傳統農業向訂單農業轉變,逐步擴大土地流轉面積,增加參與農戶的種植收益。當前,通過合作社擔保,幫助兩名貧困戶貸款共10萬元投入到了項目中,兩名貧困戶年獲得純收益3000元。
在東明鎮盤山村二組年產5000噸的草磚扶貧項目拔地而起,項目總投資303.52萬元,其中雙遼市扶貧專項資金270萬元,雙遼市人民武裝部投入幫扶資金20萬元,盤山村自籌13.52萬元。項目建設1000平方米鋼架結構綜合車間一棟,496立方米地下消防水池及50平方米消防泵房,地磅及配套磅房60平方米,廠區地坪1000平方米。
該項目建成后以整體對外承包的方式進行扶貧,盤山村不參與運營單位的利潤分配,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承包金。項目扶貧期為10年,前3年每年收取扶貧資金投入的6%-10%的固定收益,用于盤山村集體積累和盤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后7年根據項目效益情況,由運營單位與建設單位協商解決承包金額等問題。項目的建設有效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就業崗位,提高了貧困人口經濟收入,加速推進了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進程。
多措并舉 打好扶貧“組合拳”
近年來,東明鎮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在產業扶貧上下功夫,大力推進光伏、苗木種植、禽類和特色水產養殖等脫貧項目,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努力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在教育脫貧、醫療脫貧、社會保障兜底上下功夫,使促脫貧機制全面發力,扎實推進脫貧攻堅。
東明鎮王家村全村308戶1155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8戶99人。為實施精準扶貧,2016年雙遼市環保局與四平電大,為王家村選擇了笨榨豆油項目,總計投資35.6萬元(四平電大投入22.6萬元,雙遼市環保局投入13萬元),于2017年10月建成豆油廠,2018年對外發包,所得承包金為貧困戶帶來了可喜的分紅收益。
在雙遼市積極推進的光伏電站扶貧項目中,東明鎮前太平村、后太平村和王家村等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分別建立了光伏電站,從2017年以來3個貧困村都分別獲得了50余萬元的光伏產業收益。這項收益對于年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0萬元的3個貧困村來說,大大增強了集體經濟實力,在保障貧困人口獲得增收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村內各項事業的發展。
截至2019年12月,東明鎮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在全國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中,東明鎮始終把精準扶貧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服務民生為宗旨,把謀劃好、實施好扶貧項目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凝心聚力為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力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