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大河西國際海鮮水產交易中心迎來了國際國內32家海鮮水產企業在大河西物流中心現場簽約,水產交易中心投入運營后,寧鄉乃至長沙市民可在家門口購買到最新鮮的國際海鮮直達產品。
據了解,曾讓人覺得頗為高端的海鮮水產品消費,如今在長沙市民心中已不再高不可攀。海鮮成為長沙人的日常美食,長沙海鮮批發市場形成“東有海吉星、西有大河西、南有紅星、北有湘糧和水渡河、中有馬王堆”的局面。
這離不開長沙日益便捷的水產品運輸系統。目前,無論是從國內其他省份還是從國外運來的海鮮水產,都可以在24小時內運抵長沙,這無疑讓城市居民吃得更新鮮、更方便了。
其中,大河西國際海鮮水產交易中心,計劃總投入近10億元,用地200多畝,將建成國內中部地區最具特色、實現買全球賣全國的海鮮水產集散中心。為了保障海鮮產品的新鮮度,交易中心投入上千萬元建立了一套水質凈化排污系統,免費提供給入住企業來使用。交易中心運營以后,寧鄉市民除了能夠吃上全球的海鮮產品,還能為貧困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價格信息交流,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惠。
目前,海鮮從外地或者國外運往長沙主要有海陸空三種運輸方式,其中陸運占50%以上。國外進口的海鮮主要通過空運到長沙。“海鮮從東南亞國家空運到長沙只需要3到6個小時,非常便捷。”海鮮水產市場的一位老板透露,東南亞國家的海鮮來中國是免稅的,所以價格也很實惠。
相關閱讀
大河西水產品市場項目位于長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是該中心規劃建設的十大專業市場之一,由長沙大河西農產品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大湖股份共同投資建設。項目規劃占地面積350畝,總投資15億元,主要建設淡水魚交易區、海鮮交易區、冷鏈倉儲區及市場配套區、辦公區等。該項目不僅是一個“菜籃子”工程,更是一個服務于市民的“民生工程”,將對接全國生態養殖基地和國內外優質商戶,保障中南地區水產品供應,解決水產品健康、安全、誠信產業鏈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帶動廣大養殖戶和客商增收致富。建成投產后,預計第一年的吞吐量不低于50億元,三年內可達100億元,將成為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大大增強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的市場集群效應。
據業內人士分析,水產品批發市場與蔬菜批發市場作為優勢互補,在構建一站式采銷服務平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當水產品從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發貨至全國各地后,再從當地把蔬菜運輸回來,將免去過橋過路費(綠色農產品通道),這種運輸成本優勢是不可估量的,這是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的核心競爭力。這種互補優勢在長沙市同類型市場當中是沒有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