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市上賣的過濾器無非是外部,上置,潛水和生化的幾種。原理都一樣:把水抽出,過濾后返回水里。我的一些魚友,用外部,上置或潛水泵時,仍然存在糞便難吸走的煩惱。要用虹吸的辦法把污物吸走,所以天天換水,或是新缸加水后及舊缸全換新水出現白霧狀的情況,其實過濾器就能完成這項工作:
也就是在裝過濾器時,把出水口盡量裝在缸的一頭,而抽水口盡量在另一頭。入水口的網不要太高(我用剪刀剪掉一圈),這點尤為重要,讓入水口盡量接近缸底(裸缸)。這樣出水口的水會把污物沖到另一頭。而入水網短了,接近缸底,吸力就大,平常用小網把污物向入水口轟一轟,根本不必用虹吸。 如是新缸或全缸新水,濾材厚一點,吸力大一點,邊困水,闖缸邊開著過濾器,水干凈了,生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過濾是建立生態平橫的先決,就是模仿自然界流水不腐的道理,如缸里總有循環不到的水或角落,水自然就易混濁。
困水,過濾,闖缸是建立生態系統的三步曲,缺一不可。已經養著魚的缸出現白霧,就說明過濾器瓦數小或裝得不合適,泵的瓦數配置時比要求稍大一點,比如說1米2的缸,一般用30瓦的,你就用36瓦的。過濾器裝得合適,水充分循環,就不會出現白霧,也就不必天天換水。換水是為保水質,換太勤了水質反而不保。調好過濾器吧,這樣省了許多勞動,魚還不必受換水的折磨。簡單原理講的有點羅索,不知說清沒有。
總結起來:
1,泵裝合適————形成循環,不留糞便就是最好的檢驗;
2,泵的瓦數比常規大一點————吸水量大,加速循環;
3,濾棉厚一點————既起過濾作用又是硝化菌床,達到生物循環。
我看到好多魚缸里的泵都是吸水口距離缸底太高,所以講這個辦法別見笑。另,新缸出現白霧我遇到過,換水加藥也都試過,不如加一點凈水王,再把泵調一調,過濾形成循環后,就不會再有這種事了。不過,加了凈水王一定要看著濾材合,里面水溢了要及時洗。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器材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