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政府獲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縣漁業生產帶來的困難和問題,臨高縣積極作為,在做好疫情防護措施的同時採取五大措施全力推動漁業產業復工復產,努力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
大力落實漁船補貼發放
臨高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海珊告訴記者,2015年至2018年省財政廳下達給臨高縣的油補資金總共44416.02萬元,根據臨高縣漁船油補的實際發放情況,應發漁船油補資金38915.16萬元,但還存在部分資金未能發放的現象。
“針對部分資金未能發放這一問題,臨高縣農業農村局深入沿海的新盈、調樓、東英、臨城和博厚等5個鎮進行調研,查找問題的根源。”陳海珊說:“造成資金未能發放的主要原因有五項:一是2014年漁船普查后由于部分編外老舊漁船已破損無法安全生產,重新擅自更換新船,未能進行發放油補。二是部分編內漁船因在當年度拆解報廢更新改造,由于拆解的舊船未及時年審,該船証書証件在本年度無效且北斗記錄及跟幫漁船証明未能提供,無法核實該船的油補發放。三是油補公示后,有些漁民出海在港外,未及時回來油補建檔。四是部分漁民在組織油補材料過程中,文化水平較低,未按規定提供完整的油補建檔材料,檔案被退回重新整改。五是部分船主的惠農一卡通賬號無效導致無法發放。
為此,臨高縣農業農村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根據有關政策加大和加快了資金發放的力度和速度,截至目前,全縣漁業產業油補資金實際發放油補資金達到34891.1238萬元,佔應發放總額89.66%。
加強三無漁船清理整治
據陳海珊介紹,目前,臨高全縣涉漁三無漁船共2119艘,其中大型佔20%,中小型佔80%。據調查,中小型三無漁船均是生計漁船,而大型三無漁船屬經營漁船。
“由于臨高縣漁區產業少,就業難,漁民靠海吃海,淘汰此類三無漁船難度大!标惡I赫f: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兩項措施加以解決,一是擬保留以生計為主的中小型船隻,并納入地方市縣管理。二是建議縣政府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引導大型三無船隻轉產轉業,政府扶持相應的轉產轉業整治配套資金!
加快新盈中心漁港建設
據了解,臨高縣新盈中心漁港項目是2011年中央投資項目,總投資913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850萬元,地方配套3280萬元﹔2017年1月概算調整后總投資12415.135萬元。新盈中心漁港的建設規模達到年漁貨卸港量在8萬噸以上,可滿足800艘以上大、中、小型漁船停泊,避風和補給需要。
臨高縣新盈中心漁港水、陸域面積應分別達到40萬㎡和20萬㎡以上,漁用岸線長度1000m以上,碼頭岸線長度不少于600m,碼頭前沿陸域縱深不少于100m,防災減災達到五十年一遇以上,具有吸納一定數量轉產轉業漁民能力,與小城鎮建設緊密結合。
目前,漁業碼頭、排洪渠工程、橋梁工程、辦証中心工程等項目工程已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港區道路工程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組織實施建設。
全力抓好漁業企業復工
在促進漁業企業復工復產方面,臨高縣採取措施積極引導12米以下的漁船恢復生產。鼓勵漁民在近海進行作業,確保漁業經濟穩定發展。
同時,臨高縣政府及時放開對大中型漁船的管制,鼓勵有銷售渠道的漁船可先行組織開展捕撈生產行為,從而帶動其他漁船和刺激消費市場。
此外,積極引導外地收購商到臨高收購海產品,將漁民捕獲的海產品全部能銷售,確保漁民增收獲得實效。
到目前為止,全縣出海捕撈漁船達3151艘,出海漁民15183人。
著力解決水產品壓塘問題
在談到臨高水產品壓塘問題時,陳海珊介紹說:“臨高縣深水網箱主養金鯧魚品種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今年春節前巳把產品基本銷售完畢,產品銷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小!
據統計,目前臨高縣有海水池塘存魚量約475噸,其中石斑魚類450噸,蝦類25噸,羅非魚苗種約1億尾。這些壓塘水產品主要分布在新盈、調樓和博厚等三鎮,影響較大的企業有昌盛公司(石斑魚200噸)、寶路公司(羅非魚苗約1億尾)。還有疫情受影響的其它養殖戶共有石斑魚存量250噸、對蝦25噸。
據悉,目前,臨高縣農業農村局已根據有關政策切實採取幫助企業聯系水產品採購客商等有效措施幫助企業解決水產品壓塘問題,引導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全面恢復生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