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以水產漁業為支柱產業的舟山,近日傳出了好消息!
3月7日上午9時,位于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的浙江興業集團食品綜合加工廠內,90多名員工正忙著處理魷魚頭、魷魚裹粉油炸等精加工操作,加班加點趕制訂單,一派繁忙景象。
“集團共有8個水產加工廠、10個生產車間,目前全部投入生產。總體復工率和產能恢復均達到80%左右。”該廠廠長陳風雷介紹,近期該企業通過廠內人員調配、新聘員工等措施解決了勞動力缺失問題,通過開拓國內外新市場,研發新產品保訂單穩生產。
新員工填補普通崗 老員工走上技術崗
作為舟山市水產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興業集團主要從事海洋食品精深加工與銷售、海洋生物制造及技術開發等。受疫情影響,年后該企業外地員工返工推遲,一些湖北、四川籍的員工因受影響嚴重而辭職。
新聘員工成為興業集團補充生產后備力量的一項措施。潘艷是一名95后舟山新居民,剛來食品綜合加工廠報到沒幾天,就已經能較為熟練地在生產線上做些產品包裝等簡單的工作了。
據了解,年后一批新員工為該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他們其中有不少80、90后,既有本地員工也有過年沒回老家的外地員工。“生產線上有些操作學得快、好上手,新員工先通過防控防疫以及比較基礎的產品加工培訓,再交由領班帶班,很快可以達到普通工種崗位要求。”陳風雷說,企業每年3月以及七八月份還會對員工進行輪崗等培訓,屆時進一步提高新聘員工技術水平。
生產車間的機器運轉、電腦操作都是技術性較強的工種,一部分有著多年生產經驗的老員工完全有能力替補同一條生產線上的技術崗位,企業會對這樣的老員工在廠內進行適當調配,以補充技術崗位缺口。“我們廠是集團最早復工的工廠之一,復工率由原來的50%提高到目前的85%。”陳風雷說。
開拓國內外新市場 新產品即將上市
據了解,興業集團的產品遠銷日本、歐盟、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對外貿易占集團市場營銷份額60%以上。隨著疫情暴發,今年國內外水產品總體消費減少,企業也面臨外貿訂單取消的困境。
陳風雷告訴記者,隨著員工復工問題的解決,寧波舟山港物流運輸的恢復以及政府在海關政策、流動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企業年前積攢的訂單已經陸續交貨,但如何保障后續訂單成為當務之急。
為了突破困境,該企業加快了開拓新市場的腳步。“我們已經接到了巴西企業的意向訂單,正在抓緊辦理注冊許可。”陳風雷說,巴西人口多、消費需求大,近兩年該企業一直關注巴西市場。去年底巴西的注冊政策開放,該企業正抓緊對接注冊許可事宜。“有了注冊許可,就相當于產品有了通關證,才能夠出口到巴西。”陳風雷樂觀地預判,該企業將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拿到注冊資格,逐步打開巴西市場。據了解,該企業還將在疫情過后對接美國、墨西哥市場,爭取更多訂單。
與此同時,企業將更多目光對準國內市場,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將部分外貿產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并研發新產品。例如,該企業近期研發的關東煮系列6種新產品預計在5月前上市。
全市水產加工企業復工率穩步提升
記者從市出口水產行業協會了解到,舟山市水產加工企業自2月10日陸續開始復工。水產加工企業屬勞動密集型,集聚性強,不利于防疫工作,且一線工人80至90%是外來民工,2月20日前上班職工主體是本地人和留在本地過春節的外來民工,開工率普遍在15%至20%。
2月下旬以后,政府通過包機包專列包車等方式接回來一批原在企業打工的外來民工,工人復工率逐漸上升。
截至3月5日,舟山市27家重點出口水產加工企業的工人復工率已恢復到65至70%,最高達到90%,產能釋放總體在60%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