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產品按營銷方向分為兩大類:
一是出口產品,主要出口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泰國及眾多新興國家;
二是內銷產品,主要渠道包括國內大型餐飲企業、終端超市和少部分線上電商平臺。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浙江省水產業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產品銷售受阻。
受疫情影響,春節銷售旺季突然消失。由于消費大幅下降,本該春節后上市的水產品大量壓塘,即使上市的水產品也銷售乏力。目前市場上淡水魚開始流通,但量很小,海鮮銷售基本停滯。
產品價值縮水。
眾多水產市場、企業因產品積存,只能將原來的高價冰鮮產品進行冷凍貯藏,令優質冰鮮產品失去其原有商品價值,造成產品價格大幅縮水。
銷售渠道中斷。
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沖擊尤甚。隨著疫情持續,有些餐飲企業資金鏈斷裂,被迫宣布關店,造成了水產企業原有銷售渠道的中斷。
國際貿易受阻。
受疫情影響,浙江省水產企業不同程度上遭遇到一些貿易壁壘(訂單延遲、取消,通關受阻等等)。加上國際疫情發展態勢不明朗,突發性國際貿易壁壘增多,浙江省水產品出口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企業資金短缺。
許多省內水產企業反映,疫情期間,政府對企業在稅收、房租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貼和減免,但對企業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流動資金短缺給企業正常運營帶來巨大困難。有企業反映,貸款支持目前仍是“只聽風聲不見雨,頗為著急”。
對策建議
變革營銷模式,主動擁抱互聯網。水產業是浙江省較為傳統的產業,受限于產品特性與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不匹配的現狀,水產品相較于其他產品而言,線上銷售有限。此次疫情過后,水產企業應積極思考產品創新與發展,變革營銷模式,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路徑。
樹立理性發展理念,確保可持續經營。疫情防控期間,水產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樹立理性發展理念,制訂適合自身發展的目標,完善產品加工流程,調整現有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創新升級,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借助社區店、微商、電商直播等貼近消費者的平臺,確保可持續經營。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直以來,農產品加工企業都屬于弱勢行業,水產加工業更是如此。此次疫情對水產加工業沖擊非常明顯。但水產加工業在疫情中所顯現出來的巨大社會效益,遠大于其經濟效益。
因此,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涉及民生的弱勢行業給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