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廣東省東莞市洪梅洪屋渦本洲水產養殖基地看到,養殖戶陶生夫婦正忙著給因疫情影響而囤積在塘的泥鰍喂料,密密麻麻的泥鰍聚攏過來,爭先恐后地搶食。
“這些泥鰍從去年養殖到現在有好幾個月了,大約20多條一斤”。陶生說,按原計劃,他打算將這批泥鰍在春節前出售,因疫情影響只能存塘養殖。最近,隨著復工復產,有來自廣州等地的客商前來收購了。但由于收購價格相對較低,每斤收購價才6塊多,塘主表示“這個收購價格要虧本,只能選擇繼續存塘養殖。”
據了解,陶生共有水產養殖面積70多畝,有南美白對蝦、鯉魚、泥鰍及四大家魚等水產品種,其中泥鰍面積5畝。去年底,他采用高密度養殖模式,總共投放了200多萬尾泥鰍幼苗,因泥鰍生長過程有“大吃小”的習性,同時面臨水鳥等天敵侵食,綜合損耗較大,削去養殖過程的損耗,至今預計存塘約有60萬尾,即2萬多斤。
陶生表示,20多條一斤的成品泥鰍個頭相對較大,食量也隨之激增,所以他加大了投料量,“每日投料時間12小時,成本約1500元,存塘養殖成本增加明顯”。他希望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以及餐飲業的全面開放,接下來價格會有所上升,“如果收購價像往年一樣,每斤達到8元以上,會考慮全部賣出”。
據悉,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畜水產品生產銷售的沖擊,各地各部門正通過構建產銷對接,擴大產能,以及加強市場調控與消費引導等措施,致力解決困難,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