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金魚食欲高低的變化 金魚的食欲與水溫和氣候的變化有很大關系,因為它是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的變化而變化,水溫的變化直接影響魚的新陳代謝。在一年之中,食欲最好的季節是初夏和中秋,水溫在18~25℃之間,溫度適宜,金魚新陳代謝也旺盛,這個時期應該多投餌,營養要達到要求,使其加速生長;進入深秋后,氣溫降低,金魚食欲亦減退,此時應少投餌,在北方的冬季,金魚的新陳代謝在最低水平,此時就沒有必要投餌了;在高溫氣候條件下,魚的呼吸次數增加,食欲亦下降,此時要少投餌,并要及時清理池底,避免腐物影響水質。生活在大水面的金魚,活動量大,食欲較好,可以多投餌;生活在小水族箱中的金魚,一般都長不大,投餌量一定要少。
(二)天然活餌料要經過消毒和清洗 避免把病原體及寄生蟲帶進魚池中。目前很多魚場和水族館常用的消毒辦法是:在投喂前,把活餌浸泡在10×10-6 (10ppm)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掉藥液后,再喂魚。但有人認為金魚長期食用高錳酸鉀過的活餌,對金魚的色彩不利。另一消毒法是用適當濃度的鹽水消毒,也能達到殺死一定量的病原體的目的。
(三)定時投喂 投喂“魚蟲”一般在上午一次投完,在春、夏季以日出時投喂較好,因為這個時間水溫比較適宜,池內溶氧正逐漸增高,所以金魚食欲旺盛,金魚食后能有較長時間的活動和消化時間。在秋季投餌時間可向后推遲l~2小時。在冬季最好在中午投食。如喂人工合成飼料及干魚蟲時,可采取多次投食,最好在30分鐘內魚把餌料吃光。
(四)病魚的投喂 對于病魚,一般是不給或少給食為宜。因為魚生病后,消化機能減退,食欲不佳,它不吃的食物沉底后,容易腐敗,影響水質,水質不好,對病魚更為不利。如投喂藥餌治病,則先投藥餌,待吃完后,再投少量的“魚蟲”。
(五)魚環境改變后的投喂 移入新魚池養殖的魚,由于還不能適應新環境,游動尚不能自如時,最好先停止喂食,待活動自如時,方可喂食。初喂時,量要少,以后逐漸加量。若是從大水池移到小水池養殖的魚,開始時,魚有缺氧的表現,需要觀察一段時間,適當地增氧,此時要停食,待魚適應環境后,再逐步加食。
(六)觀察魚吃食情況 魚的進食情況如何,可以反映出魚的健康情況。如不搶食的魚,可認為健康情況不佳。另外要根據魚的此次吃食量,來確定下次投喂量的多少,有利于節約餌料和合理地利用餌料。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