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在海南從2016年開始至今又掀起了一股養殖熱潮,大體是因為海南的海蝦比較多,而海南本土的淡水蝦比較少,加上羅氏沼蝦肉質偏嫩甜,又沒有海鮮過敏等方面的困擾,一時間風靡全島,供不應求,價格逐步攀升,最高峰的時候10條左右的價位一度到了90元/斤的塘邊價。海南南渡江邊還形成了羅氏沼蝦風景線,沿河酒家每家必備,俗稱南渡江淡水蝦。熱度從2019年開始下降,羅氏沼蝦總體的養殖量到了一個峰值,全年約有500噸左右,開始出現蝦不好賣的情況,一天出塘只在2000斤左右。2020年初,原本囤貨在春節出售的蝦,在疫情下流通受限,價格一路下走,一直到3月下旬隨著流通的恢復,蝦價才開始逐步抬頭。
通過這四年左右的跟蹤,筆者覺得,要想羅氏沼蝦在海南穩步、健康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基本操作就不在這里贅述了。
1一定要學會和掌握標苗技術。
由于海南氣候條件,蝦苗敵害比較多,蝌蚪、雜食性、肉食性野生魚苗等天然敵害比較多,且很難進行完全殺滅。要提高蝦苗成活率,一定要掌握這門標苗技巧。通過走訪,筆者發現很多養殖戶采取的方式是在塘頭設立圍網方式阻隔敵害,這種方式對于阻隔羅氏蝦苗期的敵害作用,幾近于無。要應對羅氏蝦苗期的敵害,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徹底清塘。目前養殖戶清塘方式比較單一,要么石灰粉清塘,要么漂白粉清塘,要么茶麩清塘,基本上單一進行,組合清塘的方式非常少。建議各位養殖戶進行組合清塘,塘內水位放到20~30厘米,采取組合方式清塘,并且把增氧機開起來,將塘水轉動起來,讓清塘劑發揮最大效用,最大程度殺滅蝦苗敵害生物。(2)圍網標苗。這里說的圍網標苗,是指網箱標苗,以往的圍塘一角等方式,難以徹底隔阻敵害生物。圍網標苗要注意密度問題,有條件的可以采取網箱外水車式增氧,網箱內進行氣石或納米管增氧。
2控制好養殖規模
羅氏沼蝦在海南本土的消費力受制于人口,經濟,宣傳等方面的制約,一旦量產超過一定限度,銷售會有很大難度。遠途運輸打反季節差異化,這點因為兩方面原因難以達到,一是因為遠途運輸的成活率暫時沒有太好辦法解決,二是因為廣東主產區養殖量巨大,運輸到島外銷售受成本問題制約。從目前來看,一旦島內產量超過1000噸/年就會產生比較嚴重的滯銷。所以羅氏沼蝦在海南要控制養殖規模,養殖戶才會有比較合理的報酬,擴大規模需等待新型銷售模式的普及和自貿島的逐步推進。
3合理設計養殖規格
針對海南本土的實際情況,要逐步開發屬于海南特色的規格。浙江,廣東等地的收蝦規格在35-40條/斤,海南出蝦規格建議在5-30條/斤,整體偏向大規格出蝦更符合海南實際情況,才會有比較合適的養殖效益。整體產品畫兩條線比較合適,一條走親民路線,這條路線以島內居民為主,規格按照20~30條/斤,價格方面要壓一壓,符合居民消費,這個規格的蝦按照30~35元/斤塘邊價走;另一條線走高端路線,走5~10條/斤的規格,蝦價按照50元/斤塘邊價,體現規格效益差異化。
左邊圖片為浙江羅蝦,右邊圖片為海南羅蝦。
4抓捕和暫養技術
由于羅氏沼蝦不適用蝦籠抓捕,只能像抓魚一樣用網具抓捕,而目前的市場需求暫時沒辦法做到出售整塘蝦,建議夠規格的時候,統一抓捕后進行標苗網箱一樣的暫養操作或者岸上建水泥池暫養,分批出售,以節約網工投入和提高蝦遠途運輸成活率。或者利用拋網抓蝦,按照實際需求進行抓捕,同時做好暫養,以保障蝦運輸成活率,提高它的形象。按照消費者的心里,吃水產要吃個鮮,只有在看到它是活的情況下,才能體現這個“鮮”字。目前有人準備拿水庫來進行放養,筆者深為這種模式的抓捕擔憂。
5做好品牌創建和開展新型銷售模式
當下百姓的食材需求已經逐步改為了安全,健康,有特色的食材需求。海南的水利資源靠天,同時海南的土壤讓這些天水獲得了海南的標志。我品嘗過樂東,瓊中,儋州等地的羅氏沼蝦,那個鮮甜,直讓我回味不絕。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特色,莫要辜負自家的水土。打造海南羅氏沼蝦特有品牌刻不容緩。打造海南羅氏沼蝦品牌可以按照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宣傳工作,一是宣傳海南羅氏沼蝦特有的鮮嫩,二是一定要把無抗化養殖工作落到實處,讓消費者吃的放心。無抗化養殖技術真心不難,一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產量設計,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動保產品和相應基建設施提高產量,不能盲目擴產。新型銷售模式可以考慮從鮮活或者考慮開發半成品供應到小區著手,利用電商平臺將消費者和養殖產地進行結合,讓消費者接上塘頭地氣。當然,這個平臺鋪設成本會比較大,最好有專業公司進行對接。
以上五點是筆者對于海南深化羅氏沼蝦養殖的建議,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界人士指正、交流、相互促進。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