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月1日東海禁漁期的臨近,這段時間,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各個港口每天都有漁船帶著海鮮回港,市場上的漁獲物增加了不少。除水產市場興旺外,該鎮水產品加工也迎來高峰期,加工戶們開足馬力生產制作,一派繁忙的景象。
4月12日下午,在松門鎮蒼山門塘水產加工場,100間廠房集聚著69戶加工戶。他們加工的魚鲞產品種類繁多,有墨魚鲞、帶魚鲞、黃魚鲞、龍頭魚鲞等。加工戶們說,他們這里的魚鲞不添加任何藥劑,生產加工流程很簡單,剖好鲞后,就直接放在太陽下翻曬,或放在烘箱里烘干,一般晴好天氣曬個三天左右即可。
在一家生產魷魚鲞的加工場,這里的加工設備較為先進,不僅有烘干房,還建有冷藏庫房,屬于松門魚鲞加工行業轉型升級的典范。加工戶江冬連介紹,他們家生產的魷魚都是進口的,沒有魷魚頭,曬好的魚鲞主要銷往全國各地。進入禁漁期后,貨源將會減少,所以趕在禁漁期前,他家囤積了大量的原材料。這幾天也是趁著晴好天氣,請來數十名小工一起剖鲞、曬鲞。
魚鲞加工是松門人的傳統產業,其加工技藝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該鎮曾獲評“中國魚鲞之鄉”“中國白鲞之鄉”稱號。經過前兩年的魚鲞加工轉型升級改造,目前,松門鎮形成了東風閘、蒼山門塘、松建等三大區塊的集中加工區,擁有魚鲞加工專業合作社3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浙江省著名商標2個,浙江省名牌產品2個,加工人數達2000多人,形成生產、加工、包裝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