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石集鄉莫廣堯的“稻蝦共作”種苗繁育基地里,工人們正在一邊給小龍蝦投放飼料、一邊捕捉小龍蝦。眼下,美味的小龍蝦已經陸續上市,這些天,基地工人正在分揀、包裝小龍蝦“搶鮮”上市,主要銷往北京、南京等城市。
“今天一大早我就過來訂了1000多斤小龍蝦,這邊小龍蝦采用生態養殖,口感好、肉質細嫩,我幾乎天天來購買。”小龍蝦客商張修猛滿面笑容地說。
該基地占地1500畝,由當地種養大戶莫廣堯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基地有32面塘口,實行“公司+大戶+貧困戶”的運作模式,帶動全縣及周邊“稻蝦共作”面積20多萬畝,指導省內外養殖基地、養殖大戶300多家,使當地50多個低收入戶走上富裕道路。
記者在基地內看到,工人將一筐筐小龍蝦送往塘口集中銷售交易點。在集中銷售交易點,早早趕過來訂購小龍蝦的客商正在忙著搶購剛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分揀、上稱、供水、裝車,交易點一片忙碌景象。
莫廣堯告訴記者,石集鄉是魚米之鄉,種養基地用水主要來自洪澤湖,水質好,非常適合“稻蝦共作”。受疫情影響,今年小龍蝦上市量并不大,相比去年同期價格也便宜了不少。基地通過上半年養小龍蝦、下半年種水稻的“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整體效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因為我們的龍蝦上市較早、品質好,出貨價在20元錢左右每斤,每天有一二十個客商上門收購,日銷量約5000斤。”
“‘稻蝦共作’模式不僅有效解決秸稈處理難題,還讓產出的小龍蝦更加生態鮮美。目前,全鄉‘稻蝦共作’種養面積8000多畝,生態小龍蝦總產量100多萬斤,可帶動農民300多人就業。”石集鄉黨委書記趙鳳波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