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稻蝦養殖的漁民越來越多,影響面越來越廣,5月份開始,小龍蝦銷售逐步進入旺季,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如果小龍蝦銷售受阻,存塘密度增加,加上氣溫逐步上升,小龍蝦養殖端和收購運輸端就容易出現死亡現象,為提高小龍蝦存活率,建議做好以下十項預防措施:
一、加強管理,科學投喂。每天巡田檢查1次,觀察溝內水色變化和蝦的活動、吃食和生長情況,維持蝦溝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數量不足要及時補放,大批蝦蛻殼時應減少投餌,不要沖水,不要干擾,蛻殼后增喂優質飼料,防止因餌料不足而引發相互殘殺,根據龍蝦不同生長時期和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餌,切換不同飼料。
二、及時起籠,降低密度。5、6月份龍蝦集中上市造成了價格的短暫回落,有的蝦農嫌棄價格低,沒有及時起籠子賣掉成蝦,造成的后果是密度大,互相殘殺厲害,餌料系數高,生存空間擠壓極易發病,針對有大蝦的客戶,建議及時賣蝦松密度。
三、定期消毒,調節水質。隨著養殖過程水溫的不斷回升,水草容易腐爛,水質發臭,底泥發黑,細菌大量繁殖,如果不及時改底調節水質,小龍蝦就容易發病,需要定期消毒殺滅有害菌,補充有益菌,能夠保持水體環境穩定。
四、及時補鈣,增強體質。隨著季節更替,水溫的不斷升高,龍蝦攝食欲望強,脫殼頻繁,長速快,及時補充鈣質,保證龍蝦順利脫殼,定期內服保障龍蝦肝腸健康,加強消化吸收率。
五、適應環境,防止應激。小龍蝦轉移養殖環境,水壓、溫度相差太多,容易造成大批死亡,因此,一定要把環境控制的和原來差不多才行。在夏季遇到極端天氣,突然的降溫或者升溫,小龍蝦會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缺氧會導致大量棲邊和爬草,時間過長龍蝦易發病和早紅、鐵殼,要及時解毒、增氧、抗應激,有助于緩解小龍蝦對氣候及水質的不適應。
六、種植水草,注重增氧。缺氧是造成小龍蝦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及時的清理水面上的雜草和浮游生物,因為這些都會消耗掉水中的氧氣,蝦塘的底部要多種植一些水草,水草、藻類的光合作用會產生大量的氧氣,要用機械增氧手段,促進上下水層流動,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產氧改善底部環境。
七、夜間運輸,提高存活率。最好選擇夜間或陰天運輸,因為夜間和陰天氣溫較低,也有利于保持小龍蝦箱內濕潤。如果條件有限,可在箱體里加冰,建議不要直接把冰放在蝦體上,可以放在箱子的四周,降低車廂內溫度。隨著冷鏈物流業的發展,通常會采用恒溫運輸車來裝載,極大提高龍蝦的成活率。
八、密封運輸,防止脫水。一般來說,包裝運輸龍蝦時其濕度的控制很重要,相對濕度為70%-100%,小龍蝦怕風怕光,在運輸過程中注意不能通風,因為小龍蝦通過鰓來呼吸,風會把鰓里面的水份帶走,導致小龍蝦脫水死亡,所以要用具有一定密封性能的車來運送,盡量不要用敞篷車。到達目的地,不要大量給小龍蝦補水,應該少量多次補水,以免小龍蝦一次性補水過度,而出現大量的死亡。
九、控制溫度,減少氧耗。運輸龍蝦時的水溫應控制在1-7℃,這樣可使龍蝦處于休眠狀態,可以減少氧氣的消耗,避免碰傷等,冰放足了,小龍蝦就不動了,就很少把爪子伸開夾擊。如果龍蝦處于溫度在7℃以上,相對濕度低于70%時,它們能存活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一天。
十、精心挑選,確保蝦質。如果是蝦苗,盡量購買紅殼蝦,或蝦體稍呈紅色,紅殼蝦一般在每斤80-150尾左右,這樣的蝦體比較硬,不容易在運輸途中碰傷,蝦苗投放后,要適當的在水里面補點鈣質。如果是成品蝦,宜挑選健壯、未受傷的,運輸前,要對活龍蝦進行精心挑選,把體壯的、體弱的、未受傷的、受傷的分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