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陽光,攜一縷淺夏的芬芳,漫過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狼城崗鎮后史莊村的1500多畝魚塘,那泛著金光的水面擁抱著一季的鮮活和希望。
駐村第一書記李領軍指著王文慶家的“跑道魚”告訴記者:“目前,通過新型水產養殖的草魚已經可以上市了,魚肥肉美,沒有土腥味,價格也不錯!
后史莊村曾是河南省省級貧困村,位于黃河大堤南1公里處。
2017年7月,李領軍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被派駐到狼城崗鎮后史莊村任第一書記!坝撠氈赂,必產業先行。”為籌謀好適合村實際的產業項目,他深入村組走訪、調研,發現后史莊村最大的優勢就是有1500多畝的魚塘。
“后史莊村要發展,必須圍繞魚塘做文章,把生態優勢變成生態財富,在傳統水產養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從而帶動全村脫貧致富。”這是李領軍在村兩委會議上的倡議,也是他的初心。
2018年,李領軍帶領村上的致富帶頭人和水產養殖大戶赴省外開展智能化生態養殖技術學習,引進高新水產品品種。利用扶貧產業項目發展資金為該村落地實施了“智能化池塘內循環健康養殖項目”帶領后史莊村水產養殖產業轉型升級,引導貧困戶到養殖基地務工,賺取工資。
“跑道魚”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全村乃至全鎮的水產養殖產業整體升級,為瀕臨危機的傳統水產養殖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后史莊村的養殖大戶王文慶說:“‘跑道魚’項目,用這種養殖方式基本上不需要用藥,而且每天的殘餌糞便都會經過排污系統抽出去,既減少了水污染,也讓魚肉沒有了土腥味,可以說質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往10畝魚塘的產量,如今水面面積100多平方米就能達成。王文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養魚模式10畝魚塘產量3萬斤,純利潤約為6萬元。而“跑道魚”一條流道僅為110平方米,卻同樣能養殖3萬斤優質魚,純利潤約為9萬元。
2020年,為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狼城崗鎮提出“一軸兩帶三塊九區”產業發展戰略,作為全鎮水面養殖“領頭雁”的后史莊村也不甘落后。李領軍與村兩委干部迅速行動,主動作為,請專家作產業規劃,利用空閑的水域資源發展休閑旅游,將后史莊村打造成集農業生產、垂釣、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生態旅游村,于是,一個名為“美麗漁村”的產業項目規劃應運而生。
“美麗漁村”景,生態致富夢,這是李領軍和后史莊村兩委干部情系群眾的魚塘情結。漁旅產業融合一定能奏響灘區鄉村振興的嘹亮之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