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上貨,隨用隨打,才能吃出小龍蝦的鮮美。”走進位于遼寧盤錦雙臺子區統一鎮前腰村的盤錦金花源養殖有限公司小龍蝦養殖大棚,遼河口老街上的漁雁二界溝海鮮飯店老板楊尚禹和一位本地養戶正在往車上搬運小龍蝦的成蝦和蝦苗。
五月中旬以來,上門與盤錦金花源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全罡買蝦苗和談合作的人絡繹不絕。據郭全罡透露,從5月11號開始,就有沈陽、大連等地的客戶前來購買蝦苗,算上本地農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郭全罡賣了將近3000斤蝦苗。郭全罡的訂單多,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盤錦首個養小龍蝦的企業,更因為他的大氣。凡是從他家買蝦苗的,他全部提供技術,他還隔仨差五打電話或者上門回訪,親自指導養蝦。郭全罡的小龍蝦和泥鰍魚不僅吸引了農戶,還吸引了多家餐飲老板前來洽談合作。這不,記者見到的楊尚禹就是其中一位。郭全罡告訴記者,別看楊尚禹年輕,但是他在漁家菜的烹飪上有自己的想法。“讓盤錦的地域文化和這些南方引進苗種相結合,烹飪出更多、更新穎、更能與時代接軌的盤錦美食。這就是我與他合作、搭建美食平臺的原因。”郭全罡說。而楊尚禹也表示,與郭全罡合作,一是被郭全罡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動,更有一點是,郭全罡在養殖泥鰍和小龍蝦的技術上已經能夠保證了出貨量和新鮮度。“咱們遼河口漁家菜中,海鮮、河鮮要的就是一個新鮮,與郭叔合作,靠譜,方便,還能保證魚蝦的鮮美,共同搭建美食平臺,才能烹飪出更美味、更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遼河口漁家菜。”楊尚禹說。
在現場,郭全罡還挑出了成蝦、蝦苗和青蝦苗給記者介紹。據了解,今年郭全罡收上來的小龍蝦都是頭年九月份投放的種蝦,每畝池內要按照“一公配兩母”的配比投放種蝦100斤,期間,工人每天要給池內放水,控制水量。確保種蝦安全越冬。今年三月以后,天氣回暖,郭全罡和工人每天都要到棚里監測水質、水位、溫度,溫度達到12攝氏度就可每天進行喂料。四月中下旬以后,郭全罡和工人們將小龍蝦的青蝦苗起捕投放到成蝦養殖池進行養殖。由于今年氣溫高,所以小龍蝦在五月中旬就開始上市銷售了。
眾所周知小龍蝦養殖大多都是在生存率高,生長周期快的溫暖南方。對比一下養殖環境,位于北方的盤錦就有了更高的難度。2018年4月,郭全罡從江蘇盱眙引進小龍蝦苗種。經過放苗、養殖、起捕、繁育,冬季在原池塘扣大棚進行越冬保苗,再經春季精心苗種培育后,2019年3月,成功培育出健康活潑、生長態勢良好的小龍蝦苗。兩年來,雙臺子區農業農村局對郭全罡的企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養殖和培育中只要有困難,雙臺子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幫助郭全罡解決問題。
據了解,下一步,盤錦金花源養殖有限公司將對小龍蝦和泥鰍進行加工,進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產量和技術再一步提升后,還繼續通過推廣小龍蝦池塘和稻田養殖帶動農民致富,用稻蝦混養的方式大幅度提高農民的收入,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戶增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