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農業大省,推動鄉村振興,必須把產業發展擺在首位,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稻漁綜合種養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全省常年水稻種植面積3000多萬畝,其中水利條件好、具備開展稻蝦綜合種養條件的有1000萬畝左右。目前,全省稻漁綜合種養的面積僅為400萬畝,還有600多萬畝的空間可以去挖掘、去利用!
前不久,在六安市霍邱縣舉行的安徽省稻漁綜合種養推進調度活動上,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增權表示,安徽將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稻漁產業基地建設、推進稻漁產業扶貧、著力強化科技支撐、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加強稻漁品牌建設等方面著手推進稻漁產業。
政策疊加釋放利好 400萬畝稻漁空間穩步推進
2018年底,安徽提出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百千萬工程”,力爭到2022年,每年新增稻漁綜合種養100萬畝,每畝水稻產量達到1000斤,畝年產值達到1萬元。
為加快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安徽要求省市縣三級都要拿出扎實舉措。省農業農村廳重點開展政策設計和宏觀指導服務,市級負責加大綜合協調和工作推進力度,縣一級則要加大落實力度、提升服務水平、擔當主體責任。
“我們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研究制定稻漁綜合種養發展規劃,加大要素資源的整合力度,把資金、技術、服務用在關鍵點、關鍵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努力形成規模效應,推進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今年要確保完成400萬畝的既定發展目標!睏钤鰴喔嬖V記者。
近年來,各地針對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安徽將稻漁綜合種養納入糧食、漁業綠色攻關模式等重點支持范圍,支持示范基地建設、良種繁育、病蟲害綠色防控和技術研發推廣。而品牌糧食建設、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五個一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也將稻漁綜合種養納入了支持范疇。
據介紹,安徽還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形成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主體、金融信貸支撐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把稻漁綜合種養納入農業保險范圍,探索開展小龍蝦價格保險,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機制。
與此同時,安徽提出打造建立面向長三角的稻漁產品示范基地,努力提升稻漁產品在長三角市場的占有率。調查顯示,安徽省小龍蝦有近60%銷往長三角地區,占長三角市場份額的25%左右。小龍蝦、甲魚、泥鰍、蝦田米、鱉田米等優質稻漁產品在長三角地區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正日益提高。
技術模式推陳出新 高產高效種養備受農戶青睞
稻漁系統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怎樣才能科學推廣稻漁綜合種養,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得?“硬核”的技術,自然不可或缺。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安徽省沿江、沿淮、沿湖地區是傳統水稻產區,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簡便易行,投入少、見效快、風險小,是開展產業扶貧的有效手段。要加強技術指導,繼續推進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度,組織農技人員對稻漁綜合種養貧困戶開展技術包保服務,強化技術支撐!睏钤鰴嗾f。
5月下旬的安徽,日間最高氣溫已經達到30攝氏度,蝦塘密度大、傳說中的“五月瘟”、成蝦價格走低,無一不讓養殖戶們為之擔憂。
定遠縣西卅店鎮小龍蝦養殖戶蔣邦啟說:“去年這個時候,小龍蝦價格也偏低,沒想到今年的價格更低。3~4錢的每斤收購價6元,6~7錢的是11元,比去年同期低了10%左右。每畝也就200斤的產量,如果都是規格小的,養殖利潤就太低了!笔Y邦啟對眼下的行情感到沮喪,因為價格偏低,身邊的養殖戶至少有20%退出了這一行。
為了幫助養殖戶度過困難,安徽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深入一線調研,總結經驗,指導幫扶養殖戶調整養殖策略。
“密度大會造成多重困難。不僅蝦養不大,而且還會生病。我們建議養殖戶加大捕撈強度,減少大蝦密度,能賣就賣,不要舍不得!卑不帐∷a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蔣軍說,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有條件的養殖戶還應該把水位加高,給水降溫,同時加水放水,讓上下層水能夠攪動起來,適當增氧,這樣會有利于防治病害,加快生長。
在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鄉,土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2300畝蝦塘并沒有被疫情拖拽下水,反而“逆市飄紅”,來收蝦的流通商竟然要“搶”。據負責人韋章彪介紹,7錢以上的大蝦占到80%,“兩蝦”接近30%,就連自己也沒想到。動輒20多元/斤的收購價,更是讓來基地參觀學習的養殖戶羨慕不已。
蔣軍向大家揭秘道,“他這里看起來像池塘,其實下面也是稻田。就是因為田間工程做得好,水位深,水草狀態年輕,保證了高溫下小龍蝦的生長。土潤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繁養分離模式很好地控制住了密度,所以大蝦率高,這恰恰是市場的方向!
近兩年來,安徽不斷豐富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內涵”,總結出了多種配套技術模式,無論是適合田塊小、水源少的“三流鄉模式”,還是高標準改造的繁養分離“精養蝦模式”,都能為養殖戶和企業提供支撐。
鏈條延伸產業融合發展 助力品種迭代、品牌升級
為推動整條稻漁產業鏈升級,安徽還提出加快補短板、強弱項。
“首先就是要加強龍蝦苗種繁育基地建設,解決小龍蝦春季苗種過剩、秋季嚴重不足的矛盾!睏钤鰴嗾f,要加強小龍蝦品種的選育,解決種質退化、品質下降的問題,引導支持稻漁綜合種養集中連片區域建立與產業規模相適應的規;、標準化、育繁推一體化小龍蝦和澳洲淡水龍蝦苗種繁育基地。2020年,安徽計劃建設10個規模500畝以上、良種繁育2000萬尾以上的龍蝦良種生產基地。
同時,加快發展小龍蝦加工產業。安徽提出,加大對小龍蝦加工企業的培育,將小龍蝦加工企業納入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支持范圍,支持龍蝦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打造一批龍蝦加工領軍企業。穩定外貿出口,研發新品爆品,開拓國內市場,解決小龍蝦集中上市和全規格收購。加強區域性市場建設,發展冷鏈物流,讓安徽龍蝦走得更遠,競爭力更強。
為進一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安徽還將突出稻漁產業的文化特色,鼓勵把稻漁綜合種養基地融入“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將稻漁生產、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科普教育、民俗特色融為一體,推進稻漁產業與休閑農業融合發展,實現“線上線下”與“互聯網+”互為促進。
“品牌是歷史的積淀,體現的是市場競爭力。尤其知名品牌,代表著高附加值、高利潤、高市場占有率。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必須通過品牌來贏得市場,以市場引領消費,以消費倒逼流通、加工、生產升級,帶動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睏钤鰴啾硎,安徽龍蝦品牌還不夠響,還沒有做到優價優質。
下一步,安徽將深入實施“綠色皖農”品牌培育計劃,支持經營主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開展品牌創建,支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注冊,組織參加各類農產品博覽會、交易會。通過優化重組、加大投入、擴大宣傳等方式培育一批稻漁區域品牌、領軍企業品牌、領軍人才品牌、三品一標品牌和節慶文化品牌,打響安徽稻漁綜合種養產品知名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