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前,百洋集團就已開拓零售客戶,目前公司從該板塊獲益。
作者/ Dan Gibson
編譯/ 胡路怡
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百洋集團市場經理Jason Carter指出,由于海外羅非魚零售需求上升,中國小規格羅非出塘價格幾乎與大規格持平,甚至超過大規格的價格。
“隨著零售需求的增長,我們將重心放在小規格魚片業務上,在包裝生產線上,我們加派人手做1-2磅真空包裝產品,以便讓產品準時交付。”Carter說,工廠更需要小規格羅非魚,所以在養殖端,小規格價格幾乎持平大規格,甚至超過了大規格。
“過去幾周中國餐飲市場有所恢復,似乎大部分消費者是年輕人。我們在中國許多省份都由業務,政府放寬管制后我們還是很難說服工人回去上班。幸好,疫情以前我們就增加了零售業務,拓展零售客戶數量!盋arter說。
“餐飲市場萎靡是普遍性的,但從積極意義上說,我認為海產品向零售市場轉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們可以嘗試各種新的品類,將半成品帶回家去烹飪,希望這種需求能持續下去!盋arter說。
今年三月份,青島國信以9.87億元人民幣收購百洋集團30%股份,成為集團公司新的控制人。百洋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羅非魚加工企業,貿易戰期間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2019年度虧損額達到2.85億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