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為推進《漁光一體建設通用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編制工作,調研“漁光一體”模式的技術優勢、效益和發展情況,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副會長王德芬等一行考察了位于江蘇揚中和南京龍袍的兩個通威“漁光一體”基地。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凡陪同考察。
揚中基地養殖負責人馬歡迎就通威揚中漁光一體產業園的有關情況做了介紹。該項目投資7288萬元,共3期,裝機容量30兆瓦,占地約720畝,相繼于2017和18年正式建成并網發電,通過通威365養殖模式,在池塘中養殖加州鱸魚、草魚、黃顙魚等高效魚類,現已形成了規模效益。基地采用環溝與深水投食捕撈區結合、底排污與種藕相結合及生態電化水等技術,解決了魚塘內樁基影響捕撈的問題,同時實現了綠色養殖,提高了魚的品質。
通威南京龍袍50兆瓦“漁光一體”項目也是江蘇省級漁業精品園,占地2200畝,2018年并網發電。龍袍基地養殖負責人程佑河就基地“蟹光一體”模式的探索和效益情況做了匯報。他們通過實驗發現,光伏板遮光的池塘,水溫較普通池塘低約 1-3℃,光照強度降低至少 50%,水溫和光照強度的降低,為河蟹創造了更適宜的棲息環境,促進了河蟹在高溫期正常攝食。光照強度的降低未影響水草的生長,光伏區水草生長還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光伏區大閘蟹的產量顯著大于非光伏區,同期成蟹規格略大于非光伏區。該成果得到了中科院桂建芳院士等專家的認可,建議進一步推廣。基地還積極開拓相關產業,現已發展成為集光伏發電、水產養殖、休閑漁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園區。
趙會長一行對通威“漁光一體”發展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模式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多收,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時,對于通威大力開展設施化養殖、研發尾水處理技術的做法表示贊同。他希望通威能夠總結建設和運營經驗,不斷創新“漁光一體”模式,促進健康水產品和清潔能源的產出,發揮行業帶頭作用,打造光伏漁業品牌,為實現我國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