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對蝦塘頭均價持續下滑,蝦價水平屢創新低。截至今年6月下旬,國內整體蝦價大幅下滑。珠三角地區受臺風暴雨影響,大部分地區中規格對蝦價格跌破20元/斤,江門、珠海等地40條蝦報價僅為16-17元/斤,50-60條14-15元/斤左右。華東地區蝦價本就低迷,受北京疫情影響,如東40條蝦15元/斤,30條蝦也僅為17元/斤,比前兩周下降5-6元/斤。廣西欽州、北海地區蝦價也受天氣影響,欽州地區40條蝦報價15-16元/斤,比上周下降6-7元/斤。福建地區受雨水和高溫影響蝦價也全線慘跌,40條蝦報價15-16元/斤,50條蝦報價14元/斤。綜合來看,北方地區蝦價下降幅度高達11元/斤,華南大部分地區中規格對蝦價格都跌破了20元/斤,25-35頭規格都對蝦價格多地的報價也僅在25-26元/斤。
據了解,南美白對蝦養殖自2011年以后疾病愈發嚴重, 2014年下半年整個華南對蝦養殖一片蕭條,進入2015年以后對蝦養殖則開始出現大面積疾病爆發,蝦價也是一降再降。以珠三角地區為例,各規格蝦價也是持續下跌,對比往年同期相比,珠三角40條蝦價均價維持在22元/斤左右,現目前跌破20元,僅在15-18元/斤,跌幅5-8元/斤。江蘇福建地區的冬棚蝦一直處國內蝦價高位,但是今年也是跌破歷史新低:與蝦價最低迷的2015年同期相比, 40條蝦也有近18-19元/斤的價格,但是今年6月下旬報價僅15-16元,下降了3-4元/斤,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直接下降了7元/斤,比前年同期下降了9-10元/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全國蝦價持續下降是由于國際國內諸多因素造成的:
國際方面:
1、自2015年以來,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印尼等國看到蝦價高企的紅利,不斷增加養殖面積,導致全球對蝦產量激增,供過于求,拉低了全球對蝦價格,雖然中國內需市場龐大,但中國的養殖戶仍然受到了沖擊。
2、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使本就低迷的蝦價雪上加霜,受疫情影響,國內餐飲行業慘淡,對蝦需求疲軟,印度、意大利等國家采取封鎖措施,美國的餐飲服務業也受到嚴重打擊。
國內方面:
1、近年來,國內對蝦養殖戶不斷豐富養殖模式,擴大養殖面積,如山東無棣埕口、河口區、沾化等地部分海參、淡水魚養殖戶將養殖池加高變為養蝦池或魚蝦混養池,甚至不少浙江人來山東挖池、建棚養蝦,對蝦全國總產量增加,總體上拉低了價格。
2、目前已進入每年的高溫汛期,南方各地區多發暴雨災害,沿海地區更是遭受臺風等惡劣天氣,導致不少蝦塘白便、趴邊、紅體等病害爆發。更有不少養殖戶在高溫期間急于求成,投放飼料增加,蝦塘水體環境惡化,導致白便和偷死。養殖戶急于賣蝦,以減少損失,但市場剛需不大,流通商趁機壓低價格。
3、受北京新增新冠病例疫情影響,“三文魚攜毒事件”在全國范圍內升溫發酵,多地多個海鮮市場被迫暫停營業,對蝦流通受到較大沖擊,消費量大打折扣,對蝦價格持續低迷,創今年蝦價新低!
4、國外凍蝦進口量大增也是國內蝦價下跌的重要原因,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含溫水蝦和冷水蝦在內,今年3月份中國進口6萬噸蝦,而1-2月份的進口量僅為11.6萬噸,其中3月份僅白對蝦的進口量就達7400噸,同比增長169%。我國雖然從越南、印度等國的進口量大幅下降,但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等地的進口蝦數量卻激增,實際進口量有增無減,國內市場份額被占,蝦價全面下跌。
面對萎靡不振的蝦價,建議養殖戶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1、養殖戶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考慮調整養殖蝦品種,降低對蝦養殖密度,適當混養及輪捕輪放,提高養殖成功率,同時提高養蝦的規格,養出大規格蝦才更有市場競爭力。
2、病害多發期要時刻關注蝦塘的水質情況,尤其是臺風暴雨過后,及時采取措施,降低對蝦白便等病害爆發幾率,早發現早用藥。同時合理投放餌料,避免增加蝦塘水體負擔。
3、時刻關注市場對蝦行情,做好市場調查與預測,避免集中大量上市,進而沖擊蝦價。針對新冠疫情期間,有條件的養殖戶也可以選擇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出售對蝦,如網店銷售、直播賣貨等。
4、蝦價持續走低,通過調整飼料配方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不失為提高經濟效益的好辦法。飼料成本一般占養殖成本的70%-80%,其節省的空間很大,因此,合理的選擇飼料配方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5、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養蝦需有計劃,提前關注市場的消費,流通,交易量,存塘量等情況,對全年的的市場有個判斷,峰值何時出現等,根據這些市場信息初步設立目標規格、養殖計劃、判斷預期價位,計劃出蝦時間,投苗時間等等,有計劃的選擇一個好的時機比什么都重要。
6、養蝦賣好是關鍵,但是養好才是賣好的前提,好苗、好料還要好技術缺一不可。養不好蝦,再好的計劃也是白搭。好苗+高品質的飼料是提高料養殖成本,但是它同時也降低了養殖的風險,再加上過硬的技術,不愁養不出好蝦大蝦,不愁沒銷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正如一些長期從事養殖業的資深人士分析的一樣:“未來影響東南亞養蝦業的主要因素包括疾病、遺傳選育的質量、飼料原料價格、市場的不確定性、環境、自然災害以及消費者的期望值。近年來,東南亞各國的養蝦成本都在上升,但實際上全球的蝦價卻是在持續走低的。但是有一個好的現象,養蝦人仍在養蝦,說明還是有利可圖的。”因此,養殖戶不必過于悲觀,只要養出好蝦,市場仍有利可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