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寧波海曙龍觀鄉晟峰淡水魚養殖場負責人施行君將數公斤“待產”的寬鰭鱲種魚,移到池里進行人工育苗。“半個多月前,我們已經孵化出1萬多尾魚苗,生長良好,估計今年總共能育5萬尾魚苗”。老施說,魚苗養上一年多就可作為商品魚上市,每公斤售價逾百元,效益可觀。
寬鰭鱲顏色斑斕,有“最美溪坑魚”之稱,但生性兇猛,對環境要求高,馴化難。兩年前,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組織力量,決意攻克這一難關。該院項目負責人鄭春靜介紹,現在野生寬鰭鱲資源嚴重減少,2019年6月,研究院和試驗農場好不容易才從野外捕了1萬余尾,通過階梯化流水控溫進行仿生態高密度養殖。在接下來的1年時間里,項目人員相繼攻克了病害防治、環境控制、投餌管理等諸多養殖難關,并用人工技術成功孵化出仔魚,在浙江省內首次實現野生寬鰭鱲人工馴化。
10余年來,隨著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的興起,我市山區溪澗中的野生溪坑魚遭遇濫捕。4年前,我市漁業科技部門主動技術攻關,在奉化、余姚、海曙、寧海等地鼓勵、指導養殖戶實施溪坑魚“脫坑”人工馴養,以滿足市場供應,同時保護山區生態環境。奉化的奉何農莊從新昌引進5萬尾馬口魚,并在省內首次實現馬口魚池塘人工馴養成功,這一經驗現已在全市多地推廣。
目前,我市已發展起大小近20家溪坑魚養殖場,像人工養殖的馬口魚、淡水石斑魚成為供給農家樂餐館的“主力軍”,“土布魚”人工繁育也獲得成功,并向江蘇、安徽等地輸出魚苗。2019年,晟峰養殖場引進了新型帆布池裝置,養殖面積擴大到21畝,養殖了馬口魚、淡水石斑魚10萬多尾,成活率八九成,平均畝產值4萬元以上。“溪坑魚還能和甲魚、螃蟹、蝦等混養,進一步提升養殖效益”。漁業科技部門負責人介紹,隨著養殖溪坑魚數量的增加,部分還能用來增殖放流,助力山區溪澗生態環境改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