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中旬投放時,蟹苗才有指甲蓋兒那么大,不到半個月工夫,蟹苗就長了一倍。”6月29日,在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于寺鎮官營子村稻田旁,村民劉志國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過去咱祖祖輩輩種玉米,沒承想,現在又種水稻又養河蟹,咱遼西山區也成魚米之鄉了!”
官營子村地處阜新縣西北低山丘陵區,土質貧瘠,十年九旱,是全縣重點貧困村之一。過去大田里種的是玉米,村民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為了摘掉窮帽子,近年來,官營子村以“推動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為發展思路,整合資金,發展設施農業。
2017年,村里啟動官二營子河引水工程,將53公頃低洼澇地改造成水田,種植優質鹽粳大米,收入比種玉米翻了一番。
村民得了實惠,心氣高了,眼界也打開了。今年,駐村“第一書記”張元組織村“兩委”班子、部分村民到鐵嶺市、盤錦市考察時受到啟發:村里的稻田由無污染的河水灌溉,最適合田間河蟹養殖。
說干就干。村里劃出13公頃稻田,投放了500公斤盤錦扣蟹種苗,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參觀。張元興奮地說:“秋天稻子開鐮時,蟹子也肥了,村民的腰包會更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