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魷魚(即阿魷)漁場,32°S-44°S、48°W-60°W之間的公海海域內將沒有中國魷釣漁船。
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遠洋魷釣漁業國家,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主要遠洋魷魚漁場之一的西南大西洋公海的魷魚資源已持續多年維持低位。
舟山一家遠洋漁企的船員李鋼(化名)從事遠洋魷魚釣工作超過5年。他對新京報記者說,這兩年釣上來的魷魚確實少了,到了去年,“拉上來的空鉤比較多!
為保護公海漁業資源、促進魷魚資源長期可持續利用,農業農村部今年6月發布《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公海魷魚資源養護促進我國遠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通知》,規定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關海域試行為期三個月的自主休漁。休漁期間,包括魷魚釣、拖網漁船等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應區域作業的所有中國籍遠洋漁船均需停止作業。
此外,在東太平洋公海相關海域,另一種魷魚——美國大赤魷的生產地,也將于9月1日起開始為期三個月的自主休漁。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7月2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海自主休漁是我國針對尚無國際組織管理的部分公海區域漁業活動采取的創新舉措,“經過廣泛調研和專家論證,我們認為,實行休漁是保護漁業資源,提高資源補充量和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
張顯良同時表示,目前,所有中國籍作業漁船均已撤離休漁區域。
此次公海休漁范圍示意圖。 圖片來源:舟山市遠洋漁業協會
“拉上來的空鉤比較多”
今年初,船員李鋼(化名)剛結束一次為期兩年的遠洋魷魚捕撈工作,目前仍在休息。他是舟山一家遠洋漁業企業的員工,已經從事遠洋魷魚釣工作超過5年,先后在阿根廷、秘魯附近的公海海域釣過魷魚。
“魷魚都是用魷釣船釣上來的。”李鋼告訴新京報記者,魷釣船船舷上放置有紡錘似的釣機,用來收放魚線,每條魚線上都掛著一串魚鉤。釣魷魚一般是晚上進行,船上的大燈將魷魚吸引到魷釣船附近。魚線放下去幾個小時后,船員開始收線,操縱釣機將掛滿魷魚的魚線拉起來。
“不同年份、不同季節、不同海域的魷魚數量差距很大,整體上,這兩年釣上來的魷魚少了!崩钿撜f,往年魷魚多的時候,“幾乎魚線上的每個魚鉤都掛著魷魚,一個接一個。”而到了去年,“拉上來的空鉤比較多。”
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技術最強的遠洋魷釣漁業國家,遠洋魷釣產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公海魷釣產量的50%至70%。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600余艘遠洋魷釣漁船。
我國主要的魷魚遠洋捕撈品種為阿魷和美國大赤魷。然而,近年來,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的阿魷資源正波動至低谷階段。
7月3日,舟山市遠洋漁業協會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到2011年,西南大西洋魷釣船單船產量可以達到2000噸以上,而近年來低產已經成為常態,單船產量僅200-400噸,2019年甚至出現過50噸的低位。
中國遠洋魷魚指數也顯示,西南大西洋的魷魚資源豐度指數在2008年達到近20年的最高點,隨后開始波動下降,2019年指數數值維持在低位,僅為2008年的13%左右。
一位遠洋漁業專家說,中國此次自主休漁,主要是為了保護產卵群體和魚類幼體。研究顯示,阿魷最重要的冬季產卵種群,于每年7-8月在阿根廷北部、烏拉圭和巴西大陸架和外大陸坡位置產卵。美洲大赤魷全年產卵,其中每年的2-4月和9-11月是兩個產卵高峰期。上述兩種魷魚的產卵高峰期均與此次休漁期重疊。
張顯良也表示,此次休漁區域是根據專家研究,初步確定的魷魚主要產卵場!敖涍^專家研究論證,結合我國遠洋船隊的生產經驗,我們認為在7-9月對32°S-44°S、48°W-60°W之間的公海海域實施休漁,對保護魷魚產卵群體、恢復資源補充量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2019年8月,遠洋魷釣船船員正在用全自動釣機釣魷魚。受訪者供圖
漁業主管部門將嚴格監控遠洋漁船
農業農村部前述通知中提到,自主休漁期間,漁業主管部門將強化公海魷魚漁船管理和監控,嚴防遠洋漁船違規作業。
張顯良表示,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對休漁期間遠洋漁船進行嚴格的船位監測和管控,對違反休漁規定的遠洋漁船和遠洋漁業企業將依法予以嚴厲處罰。目前,所有作業漁船均已撤離休漁區域。
“通過船位監測就可以實現對休漁區域的管理!鄙鲜鰧<腋嬖V新京報記者,所有的遠洋漁船都需要安裝漁船定位系統(VMS),“船舶位置會自動傳輸到漁業管理部門,船員無法變更或關閉該系統。”
在2017年農業部發布的 “十三五”遠洋漁業規劃中,監測漁船位置的遠洋漁船船位監測和預警系統、監控船上活動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等設施的推廣完善被列入重點任務。
2019年的《遠洋漁船船位監測管理辦法》則進一步加強了對遠洋漁船的管理。其中,船位監測設備日常自動報告船位信息的頻率由此前的4小時一次增加到1小時一次。船位信息包括:漁船船名,漁船所在經度和緯度,漁船在上述位置的日期和時間、航向、航速。同時,該辦法也要求負責監管的遠洋漁業協會對船位監測系統增加越線預警和報警功能。
因此,漁船一旦越界,船位監測系統就將發出越界報警信息,漁業管理部門則會在調查后對違規船只和漁企的負責人進行處罰。
2019年8月,遠洋魷釣船船員正在收線。 受訪者供圖
3個月休漁對遠洋漁業企業影響尚待評估
在遠洋魷釣船的船主和船員看來,指定區域的自主休漁,其效果和影響還需要評估。
一位遠洋魷釣船船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魷魚捕撈量減少,價格也會相應有所上升,“平均下來,收入變化不大!敝袊h洋魷魚指數中的魷魚價格指數顯示,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該指數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這位船長說,休漁期規定出臺前已商討過一段時間,他們對此已有所耳聞。目前,在實際捕撈作業中,對他們的影響不算特別大,“魷魚是在游動的,休漁區域不許作業,但其他區域還是可以捕撈的”。
上述遠洋漁業專家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除了自主休漁,中國也在通過改進捕撈方式、控制遠洋漁業企業和漁船數量、加強資源評估等方式來實現魷魚資源的長期可持續利用。
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顯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組織有關技術單位和專家,建立公海魷魚資源數據采集機制,跟蹤監測和評價休漁實施效果,為動態調整休漁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專家呼吁加強區域性國際合作
在公海,漁業資源在法律上屬于“共有物”,并不為任何國家或個人所有。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晏瑲教授表示,公海漁業資源基于公海自由的原則,各國都享有公海漁業資源開發捕撈的權利。
不過,在公海中,捕撈活動也要受到相關國際公約、協定、決議、規則及區域性多邊協定的制約,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公海捕魚及生物資源養護公約》等!堵摵蠂Q蠓üs》第119條規定,在對公海生物資源決定可捕量和制訂其他養護措施時,各國應采取措施,“使捕撈的魚種的數量維持在或恢復到能夠生產最高持續產量的水平”。
張晏瑲說,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對海洋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并積極參與到相關國際法談判過程中,樹立了較好的大國形象。此輪休漁也是履行國際公約中的漁業資源養護義務,為實現聯合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不過,張晏瑲也表示,由于公海魚類的高度洄游性,單一國家不可能對某一種魚類進行完全管理!爸袊岢龅淖灾餍轁O政策只能約束中國籍漁船,而在西南大西洋進行捕撈作業的不只有中國。”在他看來,國家間合作對公海魚類的有效管理至關重要,區域性或國際性漁業組織在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訪漁業專家表示,在此次中國劃定的自主休漁范圍內,尚未有國際漁業組織進行管理。因此,張晏瑲呼吁,各國應加強合作,直接或通過區域組織,協調海洋生物資源的管理、養護、勘探和開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