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開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實施,縣委、縣政府經過多方考察、對接洽談引進了現代特色生態水產養殖企業——開江民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8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主要從事大閘蟹、小龍蝦、珍珠蚌、鱖魚生態養殖及加工銷售。
公司目前在全縣共建有8個養殖基地,流轉土地1萬余畝(含全縣集體經濟組織托管基地),各基地配套建有冷庫、低溫分揀車間、冷鏈運輸車、倉儲及管理用房等,在成都海吉星海鮮市場、重慶三亞灣水產品綜合市場分別有500多平方米的開江水產品批發門店,初步形成自己的冷儲、分揀加工、冷鏈運輸、批發銷售體系,為打造大閘蟹、小龍蝦全產業鏈打下了堅實基礎。
“通過對開江地形、地貌、水質、日照等多方面的考察,深度調研了四個多月才下定決心,拍板開江。”開江民生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賢進介紹說,“位于北緯30°-32°區域,是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生長最旺盛的緯度,氣候和降雨量都適合養殖大閘蟹和小龍蝦。而且這里的水質好,環境好,生態好,養出來的小龍蝦、大閘蟹無論肉質,還是味道都遠超其他地方。”
開江縣位于四川省東部、大巴山南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素有“巴山小平原
川東小天府”之美譽,山清水秀、田肥土美,養殖出的大閘蟹、小龍蝦肉質鮮美,生態健康。現如今,“開江大閘蟹”“開江小龍蝦”等地標產品已享譽成渝。
“肉質鮮嫩,風味十足,巴實得很,吃過的人都說好吃!”品嘗過開江小龍蝦的王女士如是贊言。
“我們原來在外面打工多年,也沒有掙到多少錢,現在能夠在家門口就業,照顧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在水產養殖基地務工的朱先生樸實地說著。
為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公司在脫貧攻堅中積極探索產業經濟發展的幫扶模式,無償對全縣養殖主體、養殖戶等進行養殖技能培訓,并對參加培訓的人員發放誤工費;將貧困村智障和失去勞動能力、大病返貧的三類家庭人員列入幫扶對象,將流轉的土地5%的面積利潤給他們分紅;帶動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水產養殖近1萬畝,公司墊付資金200余萬元給第一批5個鄉鎮18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管理,虧損全部由民生漁業公司兜底;針對沒有發展養殖條件的村,采用資金托管公司支付固定收益模式,有效推動了全縣產業經濟發展,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抗風險能力,促進了全縣老百姓的致富增收。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不斷提升漁業發展質量,采用政府主導、公司帶動、社會資本跟進的推廣模式,大力發展小龍蝦和大閘蟹特色水產養殖產業,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為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
公司現有員工600多人,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被評為達州市優秀民營企業,獲得了農業部第十三批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江縣計劃通過3到5年時間,建成現代特色水產10萬畝,力爭實現綜合產值50億元以上,努力將開江打造成“四川特色水產大縣”、“中國西部蝦蟹之都”,實現漁業增效、農民增收。
吳賢進表示,經專業測繪規劃,預計到2021年底,全縣大閘蟹、小龍蝦生態養殖規模達12萬畝,年產量1.8萬噸,年產值11億元以上,養殖戶人均增收1.56萬元,一二三產業綜合效益近60億元,帶動就業人數3.7萬人以上,實現年利潤約5.9億元,稅收約7100萬元,將再造一個開江農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開江的特色水產品在市場中能擁有真正的話語權,真正成為“中國西部蝦蟹之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