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小龍蝦種苗。
記者 李曉軍 攝
眼下,河南省焦作市夜市經濟日益火爆,小龍蝦成為夏日“夜經濟”備受追捧的寵兒。然而,焦作人吃優質小龍蝦只能從外地引進?人們印象中,本土小龍蝦都來自發黑發臭的溝渠中?這一歷史將宣告終結!
修武縣五里源鄉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回歸魚米之鄉為目標,引入占地8萬平方米的小龍蝦養殖項目,填補了豫北地區水產養殖的空白。近日,一大批焦作本土小龍蝦即將出塘上市。
焦作本土小龍蝦即將出塘
“再有20天左右,今年第一批小龍蝦將出塘,大約1.8萬公斤!” 7月11日下午,修武縣五里源鄉大沙河畔,豫懷龍裕古莊園內,申振指著水塘里一只只游動的小龍蝦說。
該莊園內有9個蝦塘,占地8萬平方米。今年35歲的申振是該莊園的主人。
4年前,家住焦作市區的申振在夜市攤吃飯,見小龍蝦價格不菲,還常常供不應求,去農業部門一打聽,知道豫北地區沒有養殖小龍蝦的基地。為此,他產生了在焦作本地養殖小龍蝦的想法,決心走出一條水產養殖的新路。
他來到我國著名的小龍蝦養殖地——江蘇盱眙,學習了近一年的養殖技術。2017年,他在溫縣開挖水塘實驗養蝦,獲得成功,他的養殖技術進一步提高。2018年,省農業廳頒發全省小龍蝦養殖輔導員證書給他。
2019年8月,申振決定在修武縣五里源鄉打造小龍蝦養殖基地,在大沙河畔開挖了一條1500米長的溝渠,將清澈的大沙河水引入開挖的水塘中。
“五里源鄉水資源豐富,地下水位低,十分適合搞水產養殖。”申振說,這批即將出塘的小龍蝦,單只大約50克,市場競爭力強。在他建設蝦塘過程中,五里源鄉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全程進行“保姆式”服務,快速推進該項目落地。
7月11日傍晚,一輛滿載小龍蝦種苗的卡車駛入豫懷龍裕古莊園,申振聘用的10多名當地農民,將小龍蝦種苗放入水塘中。“這批次蝦苗2000多公斤,全部將投放近7000公斤蝦苗。”申振說。
據介紹,該養殖基地一年養殖兩季小龍蝦,每季生長周期大約50天,預計年產小龍蝦2.5萬多公斤,年產值100多萬元。
小龍蝦帶動大型農業綜合體
總投資上千萬元的豫懷龍裕古莊園,占地約23.8萬平方米,蝦塘只是其中一部分。
7月11日,記者在該莊園看到,成片的葡萄樹、蘋果樹、桃樹、梨樹等果樹上,已掛上果實。幾只白鷺悠閑地在水塘邊覓食。園區一派蝦翔淺底、瓜果飄香、白鷺翩飛的景象。
白鷺是有名的“環保鳥”,對環境的要求很高。“白鷺聚集,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里的好水、好土、好生態為進一步發展壯大養殖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申振說。
望著水質清澈的水塘,部分蓮藕已開花,申振介紹,下一步,他還將在蝦塘里套種更多蓮藕。未來,蓮藕也將是一項重要收入。此外,在蝦塘里,同時還可以養殖白鰱等食草魚類,小龍蝦在最底層,魚在上游,互不侵犯。他配制的混合飼料,可以同時喂小龍蝦、魚類。
下一步,申振還計劃在果園里飼養土雞,發展林下經濟,提高綜合效益。
在五里源鄉的大力支持下,未來,該莊園以小龍蝦養殖為依托,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未來,除了銷售小龍蝦外,游客來該莊園垂釣小龍蝦也將是一個重要項目。
歷史上,五里源鄉曾是魚米之鄉。這從該鄉地名“東板橋”“西板橋”“東水寨”“西水寨”就可見一斑。如今,隨著小龍蝦養殖、水稻種植等農業項目相繼落地,該鄉在提升產品質量、形成特色品牌、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深耕細作,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提效增收,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五里源鄉黨委書記曹學賢說,該鄉將以鄉村振興為統攬,堅持“美學改變鄉村,產業帶動扶貧”的理念,在“美學+產業+扶貧+文旅”上下功夫,讓五里源鄉重新回歸魚米之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