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內湖水位持續安全,一場災后自救的戰役在黃州區路口鎮邱衖村白對蝦水產養殖基地打響。養殖戶們補投蝦苗,恢復生產,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點。
7月28日晚上六時,一輛載有300萬尾白對蝦蝦苗的貨車駛入路口鎮邱衖村白對蝦水產養殖基地。等待許久的幾位養殖戶立刻上前幫忙卸貨,這是他們從廣東湛江定購的,當天下午空運到武漢,從活鮮空運箱中取出的蝦苗不能馬上放入大池中養殖,必須在這幾口小池中住上幾天。
黃州區國兵白對蝦水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邵國兵對白對蝦的養殖很有一套,也正因為邵國兵有著十年白對蝦養殖經驗,在他的帶動下,村里成立了國兵白對蝦水產養殖合作社,六位養殖戶養殖了150余畝白對蝦。今年七月,對蝦已經成熟準備上市,7月6日的暴雨使得內河水位升高,出于低洼地區的蝦池一夜之間被水淹沒。
被淹的蝦塘基本上絕收,經濟損失最少達150余萬元。但邵國兵認為正常年份,白對蝦一年可以養兩茬。如果蝦塘排澇、消毒及時,氣溫合適,可以抓緊時間養第二茬,減少經濟損失。村里迅速組織人力、機械清理長河水面的水葫蘆、漂浮物,確保河道排水暢通;幫助養殖戶做好蝦塘淤泥清理、防病殺毒等工作,還大力發動專業戶自籌資金,盡快恢復養殖生產。
目前,養殖合作社已經分兩次共組織空運372萬尾白對蝦蝦苗,及時補投蝦種,生產陸續恢復正常。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