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見習記者 曾藝軒/文 常海軍/圖)隨著三個月休漁期的結束,8月1日中午12時,漁船相繼出海捕魚作業,這幾天已經有不少“第一網”海鮮出現在了廈門市民的餐桌上。昨日,導報記者走訪八市和多個海鮮批發商了解到,廈門市場上的海鮮品種和數量都有所增加,價格也有所下降。
野生海鮮貨量漸增價格略降
導報記者在八市攤位上看到,和休漁期相比,現在的海鮮種類明顯增多了,梭子蟹、石斑魚、厚殼蝦等擺滿了各個海鮮攤位。不少市民都早早來到攤位前,挑選自己心儀的海鮮產品。
從事海鮮批發的輝宏水產老板告訴導報記者,由于船只剛出海幾天,再加上本周有臺風來襲,目前回港的多是近海的小船只,上市的海鮮種類有所增加,但更豐富的海鮮種類還得等到遠海的大船歸港后才會上市。
價格方面,開漁后的海鮮價格較之前有所下降,但因開漁時間不久,海鮮出貨量還不是很多,降幅不太大。有八市的海鮮攤主向導報記者表示,比如龍利魚,之前的價格賣到了一斤23元,最近幾天一斤只要17元;也有價格“不降反漲”的,比如斑節蝦,之前價格是一斤90元,最近則賣到了一斤120元。而廈門市場比較常見的白鯧、午魚、赤棕魚、巴浪魚等,由于目前到貨量還不是很大,價格也變化不大。
市場開始活躍人氣回升
據攤主們介紹,休漁期海鮮市場出現過“賣不動”的現象,店鋪營業額流水也相對比較少。開漁后,隨著物美價廉的新鮮海鮮上市,市民們的購買欲望也逐步增強,這幾天前來攤位詢價購買的顧客數明顯增多了。不少攤主紛紛表示,對開漁后的海鮮市場,他們還是相對比較樂觀的。
和線下擺攤販賣海鮮的市場相比,通過線上平臺訂購海產品的市場則很是火熱。一位攤主表示:“現在大家都喜歡通過網上買海產品了,對我們線下的海鮮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
不過,也有市民向導報記者表示,他們還是更愿意選擇來海鮮市場實地購買海鮮,一是因為開漁后的海鮮會更新鮮,品種也更豐富;二是因為來市場買海鮮能親眼看到海鮮的新鮮程度,比網絡上買更放心。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