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南方曝光臺》欄目曝光了吳川對蝦高位池養殖尾水直排入海現象。湛江市委、市政府立即要求大力整治近海岸水產養殖,開展養殖尾水治理。該市多部門立即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粵西督察專員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監測取證。
五千余畝尾水多為直接排放
據湛江市農業農村局介紹,目前吳川市吳陽鎮對蝦高位池養殖場共71家,養殖面積5128畝。養殖場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建設用地多是林地或農村集體荒地,池塘養殖尾水除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劑對有機物進行部分分解,多為直接排放。媒體曝光時正值對蝦陸續收獲上市的時間,是尾水排放相對集中的時期。
湛江市生態環境局現場檢查發現,吳川市金海岸周邊水產養殖場確實存在直排現象。4日,吳川市政府、湛江市生態環境局、省生態環境廳粵西督察專員辦聯合召開現場會,嚴肅抓好整改落實,加強源頭管控,依法依規、合情合理開展整治,最大程度減少養殖廢水對近岸海域的污染。
引導養殖場完善排放處理設施
湛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稱,當前湛江已暫停相關區域內海水高位池直排尾水行為,并組織相關部門,開展對所有高位池養殖進行全面排查。
下一步將分類處理,加大整治力度:對不符合國土空間發展規劃,占用防風林地的高位池,予以關閉,退塘還林;對符合規劃的加強片區集中處理和排放監測,同時引導養殖戶完善養殖尾水排放處理設施,養殖尾水經處理后才能排放。
同時,湛江還將推廣健康養殖模式:指導養殖戶科學養殖,控制養殖密度,合理投料,保持養殖池塘水質清潔,引導養殖場積極參與創建國家、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活動。
近年來,湛江正推廣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養殖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大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石斑魚基地2個、對蝦基地3個,這種工廠化、集約化、生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正向吳川、遂溪、雷州、徐聞等地推廣。該市還推進以深水網箱為代表的現代養殖業發展,打造全省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
對于高位池養殖,湛江市將繼續全面排查,指導各地進行規范化養殖,積極引導養殖戶調整養殖結構和養殖方式,大力發展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發展深遠海養殖,加快現代漁業發展進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