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咕”,日前的一個晚上,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大陳島的匯鑫元漁業公司大黃魚銅圍網養殖基地里,一條條剛捕撈上岸的大黃魚露出金黃色的肚皮,不停地跳躍叫喚。30多名工人手腳麻利地對這些大黃魚進行分揀包裝。“我們連夜打包冷鏈發貨,明晚這些大黃魚就會出現在杭州、上海等地的餐桌上。”公司負責人周海華說,大陳黃魚品質接近野生大黃魚,非常暢銷,他們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大陳海域是著名的“大黃魚之鄉”,水流、水質、水溫、鹽度等特別適合大黃魚生長。但這里臺風多、風浪大,以往一場強臺風就可能摧毀整個養殖場,導致養殖戶血本無歸,高風險令人望而生畏。
大陳人并沒有因為臺風等不確定因素而退縮,而是迎“風”而上,勇擔風險,敢于加大技術投入,不斷創新養殖方式,率先引進大型抗風浪的深水網箱養殖技術,進而在全國首創銅圍網養殖技術,并經受住了多次臺風考驗。
“銅圍網養殖不僅抗風浪能力更強,還耐腐蝕、抗菌,能有效提高大黃魚的成活率。”星浪合作社負責人陳招德是采用銅圍網養殖大黃魚的第一人。他說,銅圍網小則三四千平方米,大則2萬多平方米,能給大黃魚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平時,多種海洋小型魚類不斷進入圍網內,成為大黃魚的天然餌料,讓養殖場更接近野生大黃魚的生活環境。
如今,上規模的大黃魚養殖企業在大陳海域共有13家,形成了一個小型產業集群,年產高品質大黃魚6292噸,產值5億多元,產量、產值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主打綠色、生態、有機的大陳黃魚以其頂級品質,成為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并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是高品質黃魚的代名詞。
大陳黃魚養殖產業的創新探索,近日又放出“大招”。在大陳島東南12海里處,一個海域面積3000畝、一期計劃投資2億元的深遠海養殖大黃魚項目已通過海域論證,即將啟動建設。該項目不僅可利用水層溫差徹底解決黃魚過冬問題,而且還搭建能抵御超強臺風的升降平臺,遇臺風天,平臺可以像潛艇一樣下潛到10米以下更深水域。項目投產后,大陳黃魚將從海灣游向外海和深海,總產量也將突破1萬噸。
“我們正大力推進大黃魚深遠海養殖模式,拓展養殖空間,緩解近岸環境壓力,破解大黃魚過冬、抗臺風等瓶頸問題,促進大黃魚產業轉型升級。”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總工程師應勇說。此外,椒江還積極引導各養殖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進大黃魚苗種優選、新品培育、冷鏈物流、精深加工、養殖病害與污染防治等領域的技術攻關,進一步擦亮“大陳黃魚”這張金名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