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不過百米遠,每夜守在田間,周增興已經半年沒回家睡覺了。這樣的日子,說起來卻滿是盼頭——12畝池塘龍蝦,悉心飼養半年多,如今已有收獲!近日,記者來到浙江蘭溪市柏社鄉下蔣塢村羊干頭自然村,跟著周增興一起下塘抓龍蝦。
荒地煥發新生機
從馬墩線拐入進村道路,周增興家兩層半的小樓就建在路旁。凌晨4時,周增興就已經起床忙活了,早早等候在路旁的他,指著路一側樹林后的一片地說:“池塘在那里面,我們去看看。”
瘦削的周增興走上田埂小路,步伐輕快,記者趕緊大步跟上。左轉右拐兩三分鐘后,便看到一片圍欄里的幾方水塘。塘邊有一間活動板房,周增興每晚就睡在這里,守著小龍蝦。
“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這些地荒了10多年了。村干部很支持,幫忙協調,每畝地每年700元,租了20年。”周增興今年55歲,此前夫妻倆也都在外打工,目前妻子仍在外從事家政服務。
2010年造房子、裝修,花了不少錢;2012年遭遇車禍,顱骨破裂住院,在家休息了很久……周增興回想過去說,年紀大了,在外打工不穩定,想想還是回家好。2000年,他曾在蕭山一家企業養過蝦蟹、甲魚等,說起來也算有點經驗,于是去年9月回家后就開始籌備養殖小龍蝦。
年過半百,回家創業,算一算投入,要花的錢可不少。除租金外,蝦苗8萬多元、池塘改造2萬多元,還有各種設備、飼料等,大筆投入讓周增興犯了難。村委會主任宋土華一直關注著此事,他告訴記者:“近年來,蘭溪一直在大力推廣特種水產養殖,鼓勵村民回鄉創業,而村里也通過各種方式幫助養殖戶。”了解到周增興的煩惱后,宋土華通過當地“黨建+金融”模式,幫助對接泰隆銀行蘭溪馬澗支行,讓周增興很快拿到了10萬元信用貸款。
資金難題解決了,周增興又就近到東陽買來1400斤龍蝦種苗。同時,他還讓兒子加入龍蝦養殖交流群,實時在線學習養殖方法、解決技術問題。
“小龍蝦能夠自我繁殖,可以5年后再重新換種。”種苗入了塘,周增興懸著的心才放下,但他還是不放心,在塘邊搭了棚,日夜守護精心照料。
龍蝦寶寶喝豆漿
龍蝦養殖,確實不省心。因為心急,周增興一開始就犯了錯。
“池塘挖好后,要先放石灰,蓄水消毒半個月,排干后再重新放水,然后開始養。”周增興望著池塘水面說,那時沒做到位,等不到半個月,就急著把種苗放養進池塘,結果損失了100多斤種苗。
此后,卷了鋪蓋在池塘邊與小龍蝦同住的周增興格外小心。單說水藻,就有很多門道。記者看到,塘面漂浮著一叢叢水藻,塘下還有一團團藻類。周增興說,這些分別是狐尾藻和伊樂藻,小龍蝦棲息、脫殼各有用處。其中的狐尾藻,是專門從湖北運來的。
“蝦苗就像一個蟲子,不能進食,要喝一個星期的豆漿。”周增興沒給自己買過豆漿機,卻為小龍蝦專門買了機器磨豆、磨玉米,將豆漿灑進水里喂蝦苗,平時則要給它們補鈣。碰上陰雨天,水里容易缺氧,還要開渠引水增氧,甚至動用氧氣泵。
順著引水溝渠,周增興指著遠處說,池塘里的水都來自當地飲用水水庫東湖水庫,所以小龍蝦品質有保障,銷路不愁、口碑不錯。說話間,就有村民給周增興打電話,想買2斤龍蝦。
附近鄉鎮、蘭溪市區、浦江、義烏、金華等地都有周增興的客戶,“現在蝦籠放下去,收200多斤一天沒問題,個頭大的,賣得好的時候可以賣到30元一斤。”周增興說。
“我們這里原來有四五十棵楊梅樹,今年我在池塘邊又種了30多棵,下個月老婆也要回來幫忙了。”周增興粗略算算,養殖小龍蝦一年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強多了。下半年龍蝦不進食后,他準備再租四五畝池塘養龍蝦,慢慢擴大規模。
關鍵一招
2019年,蘭溪市水產品產量22765噸,產值49781萬元,規模以上水產養殖戶600多家,其中,小龍蝦養殖戶39家,養殖面積1796畝。今年,蘭溪將繼續推廣小龍蝦等效益明顯的特種水產養殖,同時開展蘭江蟹養殖推廣工作,形成試點20個,試養面積955畝,預計產值668萬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