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美的大白蝦,居然能在我國內地的小山村高廟養殖成功,并且大量上市,這未免有點“天方夜譚”,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就是事實。歷經四年的實踐與摸索,高廟返鄉人士老黃,就和幾個合作者在本鄉本土,養出了幾百畝的南美白對蝦。隨之,在高廟村和周邊村組,近千畝的水域,幾乎都養起了這種“洋貨”,很受市場消費者的追捧,平均畝產600至750公斤計算,效益十分的可觀。
【仲夏季節捕蝦忙】
“走,去大安區河市鎮高廟村買海鮮,那兒的雞尾蝦現撈現賣,個大、肉嫩、味鮮、甘甜而不腥!薄按蹬E?四川又沒得海,咋子養雞尾蝦?”這是幾個市民在閑聊時的對話。8月下旬,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大地,記者來到位于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高廟村的大安區現代農業園區,一探究竟。只見山坡間一級級梯田改造的蝦塘一直延續到遠處,池塘中增氧機噴出美麗的噴泉,一個個氣泡不定時從池塘底冒出水面。幾名個工人站在塘邊正往塘中扔出網籠,然后在網籠所在水域撒點飼料。工人師傅告訴記者,等蝦來吃飼料,就會鉆到網中,隔一會兒把網撈起來,里面就是活蹦亂跳、肥美鮮嫩的蝦子了。10分鐘左右,捕撈工人開始收網,只見一條條白對蝦足足有18-20厘米長,煞是喜人。業主黃連貴告訴記者,現在是捕蝦季節,等在捕蝦現場的是一家海鮮店的老板小鄒,今天一大早她就來了,準備好了臺秤和裝有冰水的塑料箱,等著帶走剛打上來的新鮮蝦子。這一網下去,足足有32斤白對蝦,隨即小鄒當場付款,她告訴記者,前天買150斤蝦已經賣完啦,今天一早就開車來這里排隊購買,現在就要趕回自貢去賣個好價錢。
【找準養蝦致富路】
南美白對蝦,原產于美國和厄瓜多爾,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聞名于世。飼養難度大,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淡水飼養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村民黃連貴大膽嘗試,終于獲得成功!昂伲咎锢镞真養出了雞尾蝦!庇浾唠S在采訪了白對蝦養殖戶黃連貴后,發出了這樣的人感嘆。今年48歲的老黃告訴記者:自己曾今在廣東一個電子廠打工,有了一定積蓄后,自己開了一個小電子廠。因為岳父是廣西北海人,過去專門從事淡水雞尾蝦養殖,他見養蝦很掙錢,于是就轉行跟岳父學養蝦。學會后,就想到了回到家鄉籌建蝦養殖場,幫助鄉親共同致富。3年下來,白對蝦養殖場有了430畝的規模,一共投入了500多萬元,開始有了效益。目前,因地制宜建立了提灌站,引入本地長灘河的河水養蝦,養殖技術上、蝦苗買進上,都有來自岳父方面的支持。如今每畝水塘每年可養殖兩季白對蝦。3-7月份一季,收獲后撈起成品蝦,再放苗飼養一季,11月收獲成品蝦,到了冬季就消毒晾曬池塘。現在的自貢市場上,餐館、超市、夜宵對于白對蝦的需求越來越大,包括川南地區及成都重慶的客戶,都是到高廟排隊采購、提前預訂。
【攻克養殖技術難關】
黃連貴告訴記者,淡水飼養南美白對蝦,對于自己其實是一次極其艱難的選擇。自從在岳父那里學會了海蝦養殖技術后,2016年他開始在回到自貢大安區的何市鎮,在廖家村、高廟村里流轉梯田、沖田400多畝,修建蝦池,將淡水經過技術處理后,做成類似近海水域的養殖環境,按照每畝放入4萬至5萬尾蝦苗的比例,實驗養蝦。多次的摸索中,先后克服了缺氧,氣候異常,下大暴雨蝦苗流失,以及黃鱔、鯉魚等天地噬滅蝦苗等天災,以及蝦苗容易患狐菌感染、百變病、玻璃苗等病蟲害等不利因素,成功掌握了白對蝦的養殖技術,成活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蝦苗在四個多月的精心養殖后,就可以收獲晶瑩剔透的大白蝦了。
【養對蝦助農增收】
廖家村和高廟村的村民看到養殖南美白對蝦可以致富后,紛紛向黃連貴請教飼養技術,黃連貴都免費向村民傳授。他先雇傭了30多個村民,其中不少是想來學習養蝦技術的,待村民們學會后,又成立農民養蝦專業合作社,現帶動附近幾十戶農民發展了400余畝的養殖場,飼養兩季,讓許多農民找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