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以來,全國南美白對蝦塘頭價始終處于回升軌道內,雖然不至于一天一個價地大幅反彈,但持續的正向走勢卻也使不少業內人士信心不斷恢復,甚至不少養殖戶已經開始捂塘惜售,大膽壓注業內普遍看好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期間的一輪行情爆發期,都希望屆時能夠挽回今年上半年期間的虧損。但據業內介紹,雖然近期蝦價不斷上浮,可惜的是在上半年的虧損過程中,也有不少養殖戶由于資金鏈斷裂,無力再支撐下半年的養殖,因此干脆提前清塘,放棄養殖。
湛江東海島一名飼料經銷商介紹,上半年湛江蝦價一直處于很低的狀態,40頭規格的蝦價一度跌至14元/斤左右,50頭規格的更是只有12元/斤,那時候就已經使部分資金實力不足的養殖戶難以為繼,加上市場方面也是流通不暢、低頹爛市,導致收購商也不敢收蝦,因此盡管養殖戶急于出蝦也苦無門路。尤其是高位池的養殖戶成本壓力更大,高位池同規格的蝦價低于土塘蝦價已成為常態,所以近期不僅是東海島一帶,遂溪、徐聞、雷州等不少地區都有不少蝦塘拋空,高位池也未能幸免。而珠三角一帶同樣也有部分養殖在5-6月份期間就已不計成本清塘完畢,干脆地放棄養殖。據介紹,今年珠三角“爛市”情況尤其嚴重,已經遠遠超出蝦病爆發的負面影響,價低、難銷基本也是上半年養蝦業的兩個關鍵詞,就連部分收購商由于收來的蝦賣不出只能以更低的價格轉至凍廠,也敗在“批零倒掛”之下。
廣西基層反饋,今年北海、欽州及防城港的情況也是非常慘烈,6月份前后蝦價最低迷的階段,部分養殖戶就由于看不到后市的希望而退出養殖,而不少咬牙支撐下來的養殖戶,也傷痕累累,這也導致在7-8月份期間購苗、投苗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苗場方面表示,“很多養殖戶去年賺的錢在今年上半年就全部都賠了進去,所以對于中晚茬的養殖信心還是非常不足,就算購苗的基本都是少量進苗,很少有再進行高密度養殖的打算了”。據悉,最近北海及周邊一帶不少養殖戶都已放棄精養,基本都是以疏養再套養一些羅非魚、草魚等其他品種為主,再輔以一些養雞養鴨或養蜂等農活,盡量以多元化的養殖方式和更多的盈利點去應對風險越來越高的養蝦業。
據介紹,今年除了疫情因素導致的低價外,病害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白便爆發常常導致一塘蝦全軍覆沒,而孢子蟲引發的病害今年也比較多見,往往在發現蝦體白濁、活動遲緩的時候,就為時已晚,養殖戶只能整塘排掉“棉花蝦”,重頭消毒再來,這樣一來,時間及資金成本也在無形中提高,進一步加大養殖戶的壓力。業內指出,今年無論是白便偷死還是孢子蟲爆發,均以高密度養殖、水質惡化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也促使養殖戶堅定下半年進行疏養或套養的念頭。
(棉花蝦)
(微孢子蟲)
今年棄養+減養+病害,已經可以預見下半年對蝦產量的下降,而近期暑期經濟效應促使旅游、住宿、餐飲等各類消費大項目的加速復蘇,也預示著下半年經濟的持續正向發展,今年三、四季度的對蝦行情值得業內去積極備戰。近期也有業內人士比較樂觀認為,在多方利好因素的推動下,今年的中秋及國慶行情期間,30頭規格的南美白對蝦塘頭價很有可能逼近甚至突破30元/斤的水平線。
但在好行情來臨前,也需注重預防白便及孢子蟲病害。專家指出,在預防白便和孢子蟲病害方面,“養蝦先養水”的老話必須重提,養殖戶要嚴格控制飼料的質量和水質環境。如果蝦塘水質、底質發熱、發臭、泛酸,生物和化學耗氧量大,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嚴重超標,成為原生動物、細菌、病毒的滋生地,成為“聚毒層”,如不及時消除,就會加重對蝦肝胰臟負擔,那么病害就隨之而來,因此養殖戶在預防方面尤其需要多花功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