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氣溫將逐步降低,養殖水溫也會在一定范圍內下降,這將有利于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和攝食,全區各養殖場(戶)應抓住時機加強投飼。另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河蟹等主要經濟品種收獲在即,廣大養殖戶在養殖管理方面不可松懈,嚴防養殖后期的疾病爆發以及天氣突變所引發的意外狀況,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病情預測
(一)草魚、鰱魚、鯽魚、鳊魚等淡水養殖品種:易發生淡水魚細菌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區淡水魚類池塘養殖區域。
(二)鳙魚,草魚、鯽魚、鳊魚等淡水魚:易發生指環蟲,黏孢子蟲等寄生蟲類疾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區淡水魚類池塘養殖區域。
(三)南美白對蝦:易發生白斑綜合癥、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區南美白對蝦養殖區域。
(四)河蟹: 要警惕腸炎等病害。重點關注區域為河蟹養殖區域。
防治措施
(一)加強養殖管理:由于進入養殖后期,池塘中殘留有機物積累較多,加之晝夜溫差大,水體上下層容易產生分層對流現象,因此要著重監測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標的變化,防止各類養殖動物浮頭、泛池或氨氮亞硝酸鹽中毒等情況的發生;定期消毒養殖水體;定期換水加注新水,適量補肥,保持藻相平衡,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嫩、活、爽狀態。
(二)防治淡水魚類細菌性疾病:定期在飼料中添加VC、大蒜素等,以增強魚類自身免疫力;可采用國標漁藥氯制劑、碘制劑進行水體消毒,采用氟苯尼考、恩諾沙星、中草藥制劑根蓮解毒散、大黃五倍子散等治療細菌性疾病。
(三)預防蝦類病毒性疾病:加強病害預防措施,養成后期要提高巡塘頻率,密切關注蝦類生長情況;注重調水和底改,適時打開增氧機,促進上下層水的循環,使整體水環境指標保持一致;及時捕撈出售達到商品規格的蝦,緩解水體承載力,在促進對蝦健康生長的同時保證養殖收益。
(四)防治河蟹腸炎病:改善底質以減少有害菌的滋生;適量投喂新鮮餌料,減輕腸道負荷;發病期間,可在飼料中拌入氟苯尼考、恩諾沙星等農業部推薦使用的抗菌藥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