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鱈魚生產成本上漲,價格下跌,生產商希望調整捕撈配額。
作者/ Matilde Mereghetti
編譯/ 胡路怡
每年9月4日是南美漁業的“銀鱈魚節”(Toothfish Day),福克蘭島和南喬治亞島產季結束,數千噸銀鱈魚銷往海外市場,為漁民們帶來豐厚收益。然而,今年的節日失去往年氣氛,全球新冠疫情給這個高端海產品捕撈業蒙上一層陰影,在國際需求疲軟、價格下跌、生產成本及運輸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之下,有些漁業公司已深陷財務困境。
銀鱈魚(犬牙魚)又名智利海鱸,產自南美洲2,000-3,000米深海,魚肉呈雪白色,片狀質地,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國際海鮮料理的頂級食材。
從智利南部到秘魯北部,洪堡洋流途徑的海區均有野生銀鱈魚分布,秘魯持有165噸銀鱈魚捕撈限額,40%由漁業公司Pesquera Esturion控制。Pesquera Esturion公司總部位于秘魯利馬大區,擁有2艘捕撈船,公司出口的銀鱈魚以冰鮮去頭去臟(H&G)產品為主,通過經銷子公司Peruvian Seabass銷往美國市場。
Pesquera Esturion公司總經理Tato De Bernardis告訴UCN,因為疫情,銀鱈魚整條產業鏈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首先,運輸成本陡增,從秘魯利馬至美國邁阿密和洛杉磯的運費幾乎翻了一倍;其次,秘魯境內的情況也不樂觀,最近幾個月新冠死亡數持續上升,整個國家仍在實施嚴格的封鎖,限制旅行;另外,捕撈消耗品(如生物餌料)價格也大幅提高。
De Bernardis指出,當銀鱈魚從捕撈船登岸后,檢驗檢疫耗時也延長了,加工廠為達到防疫安全協議要求,生產周期還必須往后調整。疫情期間,美國餐飲需求崩盤,H&G冰鮮銀鱈魚價格從$20/kg跌至$16-17/kg,出口量嚴重下滑,加上生產成本上漲,產業生存已岌岌可危。
“秘魯漁業是國家稅收重要來源,重啟秘魯經濟少不了漁業界扶持。”De Bernardis說,“當下,我們希望可以打通其他國家市場,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低的國家,希望他們多采購我們的產品。”
De Bernardis認為,銀鱈魚作為一款稀缺性資源,在特殊時期各國捕撈限額應進行重新分配,避免市場紊亂。“銀鱈魚配額由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負責制定,當務之急是要再次審視產業,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重新修定配額,在政策層面上幫助產業和國家經濟恢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