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焦村鎮五豐源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千余畝水稻大面積豐收,碩果累累,即將開鐮。秋高氣爽,微微秋風拂過,蕩起層層金色波浪,令人仿佛置身金色的海洋,空氣中彌散著陣陣稻香,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稻田養蝦,就是在稻田中不施化肥、農藥,田里的雜草、昆蟲等能源被龍蝦螃蟹所食用,同時蝦蟹的生命活動可起到稻田除草、滅蟲、松土、活水、通氣和增肥的效果。現在,每畝可生產水稻約600斤,龍蝦約300斤,畝均產值八九千元,比純種水稻強五倍以上。”五豐源稻漁種養基地的負責人陳貞說。
近年來,黃山區焦村鎮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民生工程,以五豐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為龍頭,通過流轉1400余畝拋荒田地,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形成了養殖、排灌等生產設施配套一體的標準化稻漁綜合種養基地,稻漁綜合種養的生態新模式已成為焦村鎮農民脫貧增收的一個新的途徑。
據了解,五豐源合作社去年生產優質小龍蝦5萬多斤,螃蟹2萬多斤,優質稻米20萬多斤,產值達460余萬元,當年盈利80余萬元。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焦村鎮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基地近3000畝,帶動農戶300多戶,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有力解決了周邊村莊農民的就業問題,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