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品牌蝦苗,為何今年‘養不大’?”追蹤
■記者 嚴竹萍
今年對于紹興市不少南美白對蝦養殖戶來說,可能是最艱難的一年。他們投放的品牌蝦苗,往年養殖效果都不錯,今年卻遭遇了失敗,損失很大(晚報8月29日曾報道)。針對今年南美白對蝦病害較嚴重這一情況,昨天,越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南美白對蝦養殖形勢分析會,邀請省市水產專家為紹興市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支招。
據了解,今年紹興市南美白對蝦養殖存在存活率低、大面積產量低的問題,此外受疫情影響,南美白對蝦消費量銳減,蝦價下跌。
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產業發展科(種苗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因疫情影響,全省南美白對蝦養殖推遲了放苗時間,原本養兩茬改為一茬。此外,6月以來的梅雨季時間長、雨量大,雨量超常年平均的82%,“長期梅雨加上短期暴雨,導致浙江省南美白對蝦病害較為嚴重。”
據介紹,從全省南美白對蝦養殖情況來看,今年普遍養得不太好,其原因與區域性關系最大。比如從寧波的監測點發現,有的區域普遍養得好,有的區域則普遍養不好,此外還受氣候、水質、環境、養殖管理技術等因素影響。
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一位專家認為,南美白對蝦已發現的病害種類很多,還有新的病害正在發生,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果整體環境好,即使蝦體攜帶一定病毒仍有養好的可能。蝦塘中大面積出現病害,跟水質、投入品甚至鳥類等外源性輸入都可能有關。”
“水體環境比陸地環境更為復雜。”來自紹興文理學院的水產專家分析南美白對蝦“養不大”原因時表示,可能跟蝦苗的特性也有關系,“有的品牌蝦苗在高溫時表現好,有的在低溫時表現好。”
專家們表示,養殖業具有高風險,如何做好預防病害是關鍵。“今后,要在進一步提高養殖技術、控制風險以及加強消毒技術等方面努力,比如在控制風險上,可采取多養殖品種、同一品種控制密度等措施。”專家建議道。
紹興日報8月29日報道:什么情況?紹興養殖戶的白對蝦為何“養不大”?
近日,濱海新區瀝海街道養殖戶汪小根向越牛新聞爆料:今年四五月,他往自己的104畝塘里投放了310萬尾南美白對蝦蝦苗,指望著能有個好收入。往年7月,南美白對蝦就可上市,然而就在昨天,汪小根卻對著蝦塘嘆氣:“苗錢13萬元多,到今天才賣了3.1萬元。照目前這個長勢,最后賣不到10萬元,連苗錢都不夠。加上飼料等其它成本,總共要虧60萬至65萬元。”
許多養殖戶
遇到白對蝦“養不大”問題
汪小根投放的310萬尾蝦苗,其中120萬尾是福州“正大苗”,190萬尾是寧波“正大苗”,價格為一萬尾435元。他指著從蝦塘打撈起的幾只南美白對蝦說:“主要就是養不大,死得多。空腸胃蝦多,你看這只蝦,背上的蝦線都快看不出了,意味著過幾天就要死掉。還有‘軟綿綿’的‘棉花蝦’,這樣的蝦都沒人要收的。”
遇到相同問題的養殖戶們,組建起了一個維權群,500人的群很快就滿了。養殖戶陳鳳娣說,購買福州“正大苗”和寧波“正大苗”碰到相同問題的各地養殖戶,可能有七八百戶。“少的投放三四十畝,多的有三四百畝,露天每畝養殖成本在6000元至8000元不等,大棚養殖成本更高。”
來自上虞的養殖戶婁衛星告訴記者,“正大苗”的特點是長速快,一般四五月投放后,70天左右可以上市,“‘正大苗’往年養殖效果是好的,所以我們很多養殖戶寧可價格高一點,也要選擇‘正大苗’。可現在已經100多天了,養不大,長大了的也是大小不均勻,容易患病,拉白便,會慢慢死掉。”婁衛星說,養殖戶們懷疑是今年的蝦苗苗種不好。
陳鳳娣與丈夫養蝦12年,連續4年投放“正大苗”。“往年也有養殖戶養不好,但那是個別,一般是因為養殖戶自己操作不當,但今年這么多戶都養不好,原因就可疑了。”
養殖3個月
今年的蝦只有往年一半重
養殖戶們說,往年“正大苗”養殖3個月,一斤蝦一般是三四十只。8月28日上午,陳鳳娣在自己蝦塘現場撒網捕蝦稱重,一斤蝦有69只,也就是說,南美白對蝦的重量,差不多只有往年同期的一半。
柯橋馬鞍街道養殖戶唐國興養了10多年蝦,其中“正大苗”已投放了6年。“南美白對蝦對溫度要求高,水溫要求是14℃、15℃及以上,所以我們一般四五月放苗,7月開賣,到10月底結束。”唐國興投入了315萬尾蝦苗,加上塘租、電費、飼料等,成本共計60余萬元,“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差不多已經收回成本了,今年到目前為止才賣出8100余元。”
上虞八一丘養殖戶何治國今年5月曾委托杭州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他蝦塘里死亡的南美白對蝦進行檢測。“蝦苗投放一星期后,我們就發現有點不對,找了檢測機構先后檢測了兩次,檢測出送樣的死亡南美白對蝦有腸肝胞蟲。”
何治國說,有腸肝胞蟲的蝦就是干吃不長,還體弱。何治國與合伙人有205畝蝦塘,今年已投入了200萬元左右,現在僅賣出一萬余元。
養殖戶們表示,之前已跟各自的經銷商、業務員反映了這個問題,“業務員、兩家公司的區域經理都來看過了,說是跟天氣影響有關系,今年雨水期長,其它也說不出什么原因來。”有養殖戶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