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通,撲通……”9月17日下午6時,在位于海南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仁南村澳洲淡水藍龍蝦基地的清澈蝦塘內,仁南村脫貧戶陳世忠穿著防水膠褲,撒下一把飼料,蝦群紛紛浮出水面、爭相搶食。
從2月底首次投放蝦苗,經歷半年多的養殖后,仁南村澳洲淡水藍龍蝦基地喜獲豐收。陳世忠彎下身子,撈出一尾澳洲淡水藍龍蝦,笑著介紹道:“你看,這些蝦透著藍色,而且肚子很干凈。”
“你也來試試,捏著很緊實呢。”陳世忠將一尾澳洲淡水藍龍蝦放在海南日報記者手中,它揮舞著鉗子,顯得十分生猛。
對澳洲淡水藍龍蝦的各個細節了然于胸,源自陳世忠在養殖中慢慢摸索出的經驗。今年2月,仁南村成立了村集體公司——海南仁嘉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澳洲淡水藍龍蝦養殖成為該公司第一個產業扶貧項目。
“仁南村有鄰近的潭豐洋濕地供應水源,很適合發展稻蝦共生項目。”仁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邢健告訴記者,“我們將村內77畝撂荒地利用起來,改造成20口蝦塘,發展‘稻蝦共生’生態循環高效產業。即在塘里種植水稻,于水稻間飼養澳洲淡水藍龍蝦。”
“養殖過程中,我們就近使用了濕地冷泉水,而且全程不給水稻打農藥。”邢健說,他們將大豆、燕麥、魚等食材煮熟烘干作為餌料,喂養出來的澳洲淡水藍龍蝦肉質非常緊實鮮美。與此同時,種出來的稻米也達到天然無公害標準。
“大家都是第一次養殖澳洲淡水藍龍蝦,剛開始心里也沒底。”因此,陳世忠沒事就“泡”在池塘里,觀察藍龍蝦習性,大半年來,他也成了半個養殖專家。
在村集體公司的努力下,近期,仁南村澳洲淡水藍龍蝦基地迎來豐收。雖然大家是頭回養殖澳洲淡水藍龍蝦,但各蝦塘產量正常,預計年畝產可達300斤。此外,由于基地采取分段放苗的養殖形式,如今每個月都能保證收獲。
眼下,每天傍晚給澳洲淡水藍龍蝦喂完食,陳世忠都會將帶孔的地籠放入蝦塘。這是因為蝦群喜歡鉆空,第二天一早,地籠里就能裝滿達到標準規格的澳洲淡水藍龍蝦。“現在每天都可以收獲好幾十斤蝦。”陳世忠說。
澳洲淡水藍龍蝦的收獲,也為村集體企業帶來了新的收入。“從初上市到現在,我們已收獲澳洲淡水藍龍蝦1000余斤,收入近7萬元。”邢健說,“現在很多餐廳都跟我們達成銷售合作,我們還借力新坡電商服務中心,或參加海口市內‘拼團’活動,進行線上銷售。”
因為豐收,大家心里都喜滋滋的。“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也讓我們對未來養殖澳洲淡水藍龍蝦充滿信心。”邢健說,下一步,仁南村還將持續提高產業效益,打造當地的特色農業品牌,讓當地群眾吃上“生態農業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