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漁已五天,從昨天凌晨開始,滿載著熱氣貨的一艘艘鮮銷船連續回港。隨著這風從遠洋捕撈大船上接貨的船只的到達,各地客商也紛至沓來,位于石浦港畔的中國水產城開啟了24小時不眠不休的工作模式。
凌晨1點,中國水產城各個碼頭上,一艘艘滿載魚蝦蟹的漁船正陸續駛進港口。漁民們分工協作,將捕撈的海鮮提出艙底,卸載上岸,整個碼頭車來車往,川流不息。
作為擁有5艘鮮銷大船,為150條漁船收海上鮮貨的負責人,匯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龍一直堅守在水產城。“鮮銷船出去,一般3-5天時間,正常每艘能收5000箱到8000箱的漁貨,大一點的有1萬多箱。”宋志龍說。
同樣在凌晨時分等候在碼頭看貨點貨的,還有船老大的家屬們。漁嫂蔣雪芬也已經忙活了好幾天:“帶魚都是冷庫收購過去的,前幾天量沒有這么多,現在船進港了,貨也越來越多了。”
市場內,前段時間唱主角的蝦蟹少了蹤影,大馬力鋼質漁輪帶回的貨物,大都以帶魚和中等個頭的鯧魚為主。一箱箱雪白銀亮的帶魚和銀鯧堆滿了整個水產城,漁貨按個頭大小分區位放置,市場內的交易聲此起彼伏,場面壯觀。商販們都紛紛吆喝說:“好像今年特別多,質量也是好,已經感受到大豐收的樣子了!”
從中國水產城管委會了解到,今年開漁后的總產量要高于往年,但因疫情影響,來石浦運鮮的外省客商有所下降,海鮮市場價也比往年要低。海鮮經紀人陳松告訴記者,“條子”大一點的,賣五六塊一斤,小的就賣四塊左右。
宋志龍也表示,往年椒江、松門、臺州、江蘇等地的冷庫都會來象山收漁貨,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可能銷路不佳,過來收魚的人少,造成市場魚積壓,一天一個價錢。
隨著回港漁船的日益增多,海鮮種類也會越來越豐富化,相信國慶中秋雙節的到來,不斷加大的市場需求會消化掉部分積壓鮮貨。對廣大的市民來說,今秋是個嘗鮮的好季節。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