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筆者從山東省威海市工商局獲悉,2007年,威海市實現水產品總產量265億噸,實現水產業總產值514.4億元。“取得這樣的成績要歸功于威海市實施的海洋品牌戰略,”威海市工商局負責人表示。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一面接陸,海岸線長達986公里,位于黃渤海結合部,是兩大海區魚蝦產卵、越冬、索餌、洄游的必經之地。威海市擁有煙威、連青石兩大漁場,盛產魚蝦貝藻等各種海產品300多種,海洋漁業資源是全國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威海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現代海洋經濟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如何服務海洋經濟發展,提升海洋品牌綜合實力是威海市工作的重點。
據威海市工商局負責人介紹,威海市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向當地漁業公司、海產品深加工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協會、海洋制造業企業廣泛宣傳商標法律法規,宣講企業爭創馳名和著名商標知識,提高企業注冊商標的意識和創品牌的意識。2007年,威海市工商局先后舉辦商標法培訓班、創立馳名和著名商標培訓班12期,培訓人員300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萬多份。威海市工商局還專門邀請了商標專家為全市350家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以“商標戰略和企業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為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海洋品牌,威海市工商局積極實施紅盾幫扶工程。他們成立了6個紅盾幫扶小組,由局領導帶隊深入走訪養殖、海產品深加工等相關企業,開展了訪企業、抓商標、創品牌活動。在摸清全市涉及海洋產業的商標注冊和使用情況后,他們對具有一定市場知名度的拳頭產品進行分類跟蹤服務,篩選出重點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2007年以來,該局先后走訪企業500多家,現場幫助企業解決商標注冊和創建品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30多件。與此同時,威海市工商局按照知名、著名、馳名三類商標創建的梯次結構,認真進行重點對象培育與扶持,鼓勵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爭創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活動,著力打造“海洋品牌聯合艦隊”。據了解,威海市工商局積極組織人員,幫助指導企業整理爭創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申報材料,并推薦誠信商標代理機構。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與海洋產業有關的骨干企業參與到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和山東省著名商標活動中。威海市海洋深加工產品、海洋藥物及保健品、海洋制造業等海洋品牌家族正在不斷發展壯大。
海洋產業品牌的崛起提升了海洋產業相關產品的身價,促進了全市海洋經濟繁榮發展。威海市所轄的縣級城市——榮成市,素有中國海帶之鄉的美譽,轄區內海帶養殖區面積達10萬畝,年均出產海帶占全省總產量的80%、全國的40%以上。為幫助漁民增加經濟收入,威海市漁業協會注冊了榮成海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榮成海帶市場價格一路上揚。2007年,淡干海帶最高銷售價格達到每公斤6元,鹽漬海帶最高銷售價格達到每公斤90元。與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前相比,當地漁民一年增加經濟收入兩億元。目前,榮成市申請使用這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企業達到330家。立足于榮成海帶這一品牌,如今,榮成市海帶加工企業新開發了鹽漬海帶、海帶卷、海帶絲等100多個海帶專利產品,產品暢銷日本、韓國、美國等15個國家。
南方漁網編輯:歐陽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