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臺州玉環市大麥嶼街道福源村海邊一口池塘里,當地水產養殖戶柳守田正在忙碌著起捕南美白對蝦,碩大生猛的對蝦在捕蝦籠里不停地彈跳著,一派豐收的景象!
“我這口池塘屬于海水池塘,面積約50畝,采取魚蝦貝立體混養,充分利用水體空間。今年4月中旬開始投放第一批南美白對蝦蝦苗,數量有40萬尾,投放的蝦苗只有針尖般大小,一個月后,等頭批蝦苗長到五六厘米時投放第二批蝦苗,數量30萬尾,再過一個月投放第三批蝦苗,數量也是30萬尾,三批蝦苗都是溫州市樂清那邊同一家苗場提供的,屬于一代苗,300多元一萬尾。”
柳守田說:“三次錯開投苗一個直接的好處,就是池塘養殖密度小,養殖過程中不容易缺氧,蝦苗也不容易發病。此外,每次投苗時都會用密網眼網片將蝦苗隔離在一個小水面暫養半個月左右,然后撤掉網衣匯入大塘養殖。錯時投苗還有一個好處是拉長對蝦起捕時間,從7月上旬一直延續至10月下旬。”
那么如何避免起捕的對蝦大小不一,規格不整齊呢?面對筆者的疑惑,柳守田笑著說,關鍵就在捕撈對蝦籠子的網目尺寸上,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不同的起捕規格選擇不同的籠子的網目尺寸,平時選擇籠子的網目尺寸能讓捕撈的對蝦都達到每公斤80尾標準上市規格,達不到該規格的小蝦就會從籠子里逃出去。
5月中旬,柳守田著手投放美洲簾蛤苗和泥蚶苗,規格均為每公斤40~60萬粒,共投放100多公斤。
柳守田樂呵呵地說,自己今年50歲,19歲開始從事水產養殖,算得上是經驗豐富的老養民了,說起養蝦如數家珍:“除了蝦和貝,我還在蝦苗長到三公分大時往池塘里投放了12500尾體長兩公分的黑鯛苗。當池塘里出現病蝦時,這些魚苗能及時將行動笨拙遲鈍的病蝦吃掉,防止蝦病擴散,起到‘清道夫’的作用,正常的對蝦彈跳力強,動作敏捷,不會受影響,同時,這樣混養的黑鯛品質比普通單養的好很多,上市后很受歡迎。”
“比起80元一萬尾的普通苗,雖然一代苗價格昂貴,但因為一代苗長得快,所以今年7月上旬就開始小批量供應市場,個頭已經達到正常每公斤80尾的標準,加上市面上量少價錢不賴,效益不錯。到了最近這半個月,對蝦長勢良好,第二批投放的蝦苗個頭都已經遠超每公斤80尾標準,這幾天也不錯。另外,我這口池塘屬于海水池塘,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口味要比淡水池塘養殖的對蝦好很多,價格也比別人高出許多。”柳守田說。
“同時,黑鯛和對蝦的排泄物又能起到肥水的作用,能有效培植池塘水體中的藻類,供貝類濾食,在魚蝦貝混養模式中,肥水這一環節很重要,肥水不夠,貝類缺乏食物長不好,肥水過了,容易造成池塘缺氧,魚蝦貝容易發病死亡。平時要多巡塘,密切關注池塘水色,加強管理,一旦下半夜發現魚蝦缺氧浮頭,要適時開啟增氧機。”
柳守田告訴筆者,今年9月份之前,除了臺風“黑格比”的短暫影響,天氣持續晴好,一直高溫少雨,這樣的天氣最適宜南美白對蝦生長,對對蝦養殖十分有利。進入9月后,降雨偏多,但是多為陣雨,對對蝦養殖影響不大,總體上說,今年的天氣還是比較理想的。
這幾天,筆者聯系了玉環當地多家南美白對蝦養殖場,養殖戶們普遍反映今年的對蝦長勢良好,能達到每公斤80尾的正常上市標準。
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短,四五月份放苗,八九月份起捕,前后最快只需要三四個月時間。因此,只要管理得當,效益還是很不錯的。
柳守田掰著手指說:“池塘養殖的貝類到今年年底陸續起捕,起捕規格為每公斤1600粒至2000粒,達到中苗標準提供給周邊的養殖戶養成,不出意外的話,貝類產量可達30多噸,產值可以達到80多萬元。” 柳守田保守估計每畝對蝦產量可以達到100多公斤,這對混養池塘來說,對蝦產量已經很不錯了。此外,黑鯛的產量可達3.5~4噸,產值超過20萬元,50畝池塘總產出將達到140多萬元。扣除塘租、苗種、飼料、人工等成本,獲利至少60多萬元!
柳守田告訴筆者,當地漁業部門經常邀請專家教授為玉環當地的水產養殖戶免費培訓,手把手傳授經驗訣竅,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當地水產養殖戶的從業素質和技藝水平,為當地水產養殖高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