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連海關所屬大連港灣海關的監管下,51噸黃條鰤魚以“海上過鮮”形式順利出口日本。
“黃條鰤魚肉質可媲美金槍魚、三文魚,富含DHA、EPA等營養成分,是做生魚刺身的上等食材,以往我們每年出口日本的黃條鰤魚占遼寧省總出口量的7成左右。”大連智德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冷教斌介紹。“特別感謝海關的全程指導,既節省了活魚通關時間,又幫助我們留住了客戶,保住了訂單,給我們當地的水產養殖業增添了信心!”
為保障出口黃條鰤魚的成活率,進一步縮短水產品裝運時間,企業采用“海上過鮮”的方式將魚類直接由養殖區裝載到運輸船上的水箱內,再運往國外出口。“我們大連港灣海關提起介入,在駁船只停靠后第一時間執行登輪檢疫,指派專人指導企業辦理申報手續,優先辦理通關放行。在裝運當天,查驗關員清晨出發前往海上養殖區,對整個過駁裝船全過程進行順勢監管,并對出境船舶進行檢疫查驗,合格后簽發《出境衛生檢疫證書》,有效縮短了通關時限,保障了轄區企業水產品順利出口。”大連港灣海關長海監管科科長孫德澤介紹。
此前,受新冠疫情影響,活魚出口受到進口國的限制,大連水產養殖企業面臨極大的生存考驗。大連港灣海關多次組織業務骨干走訪轄區企業開展政策解讀,積極配合企業與客戶溝通,打消了國外客戶在通關環節監管流程方面的顧慮。與此同時,組織動植物專家做好水產疫病監測、安全風險檢測,保障轄區河豚、黃條鰤魚等出口活魚品質,確保多筆業務順利成交。
今年以來,大連港灣海關累計驗放出口河豚及黃條鰤魚145噸,總價值148.4萬美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