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選的激烈PK,日前總統競選人之一的喬·拜登奪得遠超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美國政壇、主流媒體和社會主流輿論已一邊倒,甚至不再關注沒有意義的后續計票結果。目前除了白宮、特朗普及其家屬、競選陣營和鐵桿選民外,拜登已被廣泛視為美國“當選總統”。據《華盛頓郵報》近日的報道,有消息人士就表示,拜登打算推翻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廢除其一系列法令,其中包括改善中美貿易關系。不少美國媒體也認為,“拜登成為總統后,其政策或將更加具有確定性,貿易政策也會更加開放,不會貿然對外發動貿易戰或以增加關稅的方式來進行國際間的經貿交往。”
近年來,對中國水產養殖業損害最大的,除開疫情因素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外,就要數中美貿易戰。業內介紹,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南美白對蝦及其加工類產品的供應國之一,但由于中美貿易戰期間,由南美白對蝦加工而成的“面包蝦”關稅被長期提高至25%,不僅極大地削弱中國附加值產品的競爭優勢,也使國內不少加工出口企業利潤大幅下降,舉步維艱,大量訂單被印度、泰國、越南等其他產蝦國瓜分,從而也不得不削減自身貨源的采購量,進而也影響到養殖戶的銷路。
自2019年上半年起,珠三角、粵西及海南不少加工廠對南美白對蝦的采購量就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企業的采購量最高達80%左右,少量采購僅用于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華南部分產區有養殖戶也表示,最近的1年半以來,養出的對蝦實際上只是供經銷商收購,走當地或外地的批發市場為主,還有部分是由餐飲企業直接收購,直接進入終端市場,基本都沒見有加工廠來收購。而數據也顯示,2019年期間,中美之間蝦類的貿易流失最為嚴重,全年貿易量僅20,086噸,比2018年(50,845噸)減少60%,進口額從3.4億美元銳減至1.06億美元,減幅高達70%。
美國有進口商表示,蝦類是亞洲地區最主要對美國出口的海鮮產品,拜登政府提出的回調關稅或維持關稅政策如果能真正實施,那么亞洲蝦生產商和出口商都將受益。近期國內水產界人士也認為,如果拜登上臺回調甚至取消關稅,那么國內的對蝦又或者羅非魚及其他海鮮類產品無疑都是受益群體。尤其是在疫情影響國內乃至全球貿易的情況下,若關稅方面回調至貿易戰之前的水平,那么無論養殖戶還是企業方面,恢復的銷售渠道將會再度帶動貨源銷量。
按今年前三季度而言,國內南美白對蝦在病害及養殖戶棄養的情況下,產量及銷量大概都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到兩成的范圍內。但在進入第四季度后,受中秋、國慶疊加的節日效應及國內不斷向好的消費形勢拉動,近期持續上漲的蝦價也極大地提振了養殖戶的信心,今年冬棚投苗量很有可能比當初預估的還要增加20-30%。湛江地區也有企業人士表示,到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后,如果關稅方面調整到可以接受的方面,可能2021年夏季起就會適當放開收購量。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美國“換天”對于國內養殖戶而言可能顯得比較遙遠,且拜登能否全盤推翻特朗普任期內的貿易政策目前下定論也為時尚早,加上目前美國疫情兇猛,導致美國市場對各類水產品的需求量及進口量也會隨之大幅萎縮,因此明年國內蝦類產品輸美的總量可能仍不能樂觀。但國內消費環境持續恢復、不斷向好卻是鐵打的事實,同時“云銷售”也逐漸成為養殖戶及各企業的新選擇,因此可以預測,今年四季度蝦類產品無論在價格或是銷售方面,受到的負面影響都不會太大。
業內建議養殖戶可以在今年冬季的越冬養殖中,符合自身條件的前提下適當提高養殖密度,以應對持續恢復的國內消費市場,以及有很大概率得到改善的國際銷售環境,避免出現“有價無貨”的尷尬情況;同時由于今冬很可能出現極端低溫寒潮天氣,因此魚蝦保暖方面必須做好,盡可能地提高養殖成功率,保障收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