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進入冬季,湖南省湘潭市范圍內按照常規技術養殖龍蝦的生產基地已經停供保種3個多月。但是,湘鄉市東郊鄉向韶村的永向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擁有“獨門絕技”,一直在照常捕撈上市,沒有停過一天。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不低。
11月10日上午,合作社負責人黃永向將100多公斤龍蝦,還有約100公斤河蝦、小米蝦、泥鰍、鱔魚等全部打包發貨后,坐在沙發上休息,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別說現在,若不是正月初一到初五要出去拜年走親戚,我天天可以捕撈龍蝦上市,不像別的養殖場秋冬季節有間歇期;而且龍蝦照樣肉質飽滿,不是瘦殼。”
黃永向家的住房前鄰320國道,距離屋后200米左右的田壟中,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口蝦塘,分別用尼龍網隔開,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龍蝦生長環境。走近蝦塘,只見堤壩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固定地籠(魚網)的長釘子。黃永向說,目前蝦塘里不僅有龍蝦,還有河蝦、小米蝦、泥鰍、鱔魚、甲魚。他先后撈出兩個顏色和網格密度各不同的地籠展示,網格密度相對較大的用于捕撈龍蝦,網格密度較小的用于捕撈河蝦或小米蝦;而泥鰍、鱔魚捕撈工具“屬于‘專利’,暫時保密”,不予展示。
今年48歲的黃永向高中畢業后從事過電器維修、經商、承攬建筑工程等多個職業。2013年冬季,從小喜歡抓魚摸蝦的他決定改行,利用手中的積蓄回鄉搞龍蝦養殖。他家所在地向韶村水利條件很好,非常適合養殖魚蝦,但當時周邊村民養魚的很多,專業養龍蝦的沒有一戶,市場前景較好。
由于黃永向的龍蝦養殖技術經驗是從零起步,他便把自家的5畝責任田當作試驗田,一邊看書、上網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向資深漁民討教實踐經驗;每天一有空余時間就蹲在蝦塘邊認真觀察,了解龍蝦的生活習性。“那段時間連晚上做夢都是學習養蝦的事。”他說,“最主要的是琢磨如何才能實現龍蝦四季不斷貨,人無我有,才能賣得好價錢。”
經過兩三年的摸索實踐,黃永向終于掌握到“利用人為創造的特殊環境因素來改變龍蝦生活習性”的技術經驗,使之在秋冬季節照常活動、生長。同時還掌握了龍蝦與河蝦、小米蝦、泥鰍、鱔魚共養技術,實現一水多用、一塘多收;以及利用甲魚控制蝦群密度,并收獲甲魚盈利的技術手段,讓蝦塘收益實現最大化。養殖水面也陸續擴大到50余畝,銷售渠道穩定,時常供不應求。
2017年,附近譚清明、張梅林等5戶村民強烈要求加入黃永向的養蝦隊伍,黃永向欣然同意,并于第二年注冊成立了湘鄉市永向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那5戶社員分別也有50余畝水面。“社員家的各種蝦苗由我提供,只要投放一次,就可以自行持續繁衍;而泥鰍、鱔魚苗到附近田壟里捕撈野生的就夠了。”黃永向介紹,他與另外5戶社員各自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技術由他提供,產品由他無償代銷。這幾年,每戶社員的年純收入在15萬元至30萬元之間,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意外情況,產銷、收益平穩。
湘潭市農業農村局水產專業人士介紹,截至目前,除了黃永向,湘潭市乃至我省的眾多龍蝦養殖基地中,龍蝦上市時間集中在每年3-6月,此前此后都沒有本地龍蝦銷售。有些養殖戶為錯開銷售旺季的低價,盡量延遲捕撈時間;但飼料成本和養殖風險增加,收益并不明顯,徒勞無功。黃永向探索出來的“四季龍蝦”養殖技術,填補了全市乃至全省水產行業一項空白,值得宣傳推介。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