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考洲洋生態環境治理,兩年內將完成萬畝紅樹林濕地公園建設
水質改善 養殖生蠔價格翻三倍
好招樓濕地公園景致宜人。南都記者 張嘉培 鄭雨楠 攝
傍晚時分,海風徐徐吹來,考洲洋的紅樹林隨風擺動,眼前好招樓濕地公園的景象,讓人忍不住放慢了步伐,感受自然的饋贈。11月4日至6日,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央媒、省媒赴惠州市開展“新發展新作為新惠州”主題采訪活動,南方都市報記者走進考洲洋好招樓濕地公園,進一步了解惠州在生態環境建設上的新舉措。
建設好招樓紅樹林濕地公園
考洲洋位于惠東縣稔平半島,是紅海灣向內延伸的一個溺谷灣,海岸線長65.3公里,水域面積約28.6平方公里,為半封閉水體,生態區位重要,是候鳥遷徙的停歇地和鷺鳥的棲息地,有豐富的紅樹林、灘涂、鳥類、魚類資源。
然而,考洲洋生態保護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水域資源和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壞,保護工作難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加大考洲洋生態保護力度的呼聲越來越高,保護工作亟須站在全縣層面進行頂層設計,保護措施亟待上升至規范性文件層面強化剛性執行。
惠東縣副縣長楊偉斌介紹,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考洲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從2015年起,市、縣兩級大力推動在考洲洋建設濕地公園,大力推動考洲洋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在今年6月30日,惠東縣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惠東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考洲洋生態保護的決定》。此次審議通過的《決定》共有13條,對考洲洋保護范圍、政府部門工作職責、紅樹林和黑排角保護、污染防治、養殖與捕撈、岸線保護和生態修復、旅游經濟發展等作出了全方位規定。并重點強調加強好招樓紅樹林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其打造成考洲洋生態保護核心。
生蠔產量提升 價格跟著上漲
楊偉斌表示,近年來,生態治理頗有成效,且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產業發展。“過去周邊不少養殖戶以養殖赤岸蠔為主,水污染嚴重時,這些生蠔賣不起價格,也賣不出去。隨著水質逐步改善,生蠔產量提升,價格也跟著上漲,如今市場價格約為60元/斤,比過去翻了三倍。”
沿路走過新修建的棧道,濕地中養殖架整齊地排列,作為海洋養殖的重要場所,楊偉斌介紹,除了生蠔外,這里還有不少其他的海洋物種在此繁殖。
除了養殖業,惠東豐富的旅游資源也久負盛名。在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的情況下,除了帶動養殖業的發展,也有效地拉動旅游產業發展。例如東北兩面瀕臨考洲洋,位于鐵涌鎮東部的赤岸村已有650年歷史,依山傍海,田少人多,村民歷來靠養蠔為生,系遠近馳名的蠔鄉。目前,全村約八成村民從事生蠔養殖相關產業,每年養蠔面積約5000畝,年產量990噸,產值近9000萬元。今年6月,赤岸村被列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頒布的美麗鄉村精品鄉村旅游路線其中一個點,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的旅游產業發展。
打造萬畝紅樹林生態園區
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惠東縣當地政府在考洲洋生態治理的基礎上,結合生態環境建設,打造建設好招樓濕地公園,將為大灣區周邊的游客提供了一個新的旅游點。
好招樓濕地公園項目規劃總面積為8040畝,其中濕地面積為7960畝。以紅樹林生態保育作為發展目標,將打造集濕地生態系統、生態多樣性保護和恢復與科研檢測、科普宣教、生態旅游及濕地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濕地公園,將來會打造成為一個具有萬畝紅樹林規模的生態園區。
楊偉斌介紹,項目將分為兩期完工,目前一期工程的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已完工,建設內容包括堆填整治灘涂,種植紅樹林,建設海洋環境監測觀測站,景觀棧道,觀鳥亭、生態觀光以及科普長廊等設施,總投資約0.96億。
二期工程除了繼續種植紅樹林,將以設施設備為主,將投資建設科普樓、客服中心、交通碼頭、公園廣場等配套設施,投資規模約為2.4億元。目前已經進入施工階段,計劃在兩年內完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