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在位于宿松的省農墾集團華陽河農場,晚稻收割已經接近尾聲。站在沿江堤壩上遠眺,一望無垠的稻田已經變成了水田,只是看到水中隱隱露出的稻茬。
“稻子收割后,正好放水養蝦。明年4月份,小龍蝦就能上市,6月份再插秧種稻,蝦稻共生兩不誤。”農場副書記徐和興告訴記者,目前華陽河農場稻蝦共養面積接近6萬畝,成為遠近聞名的小龍蝦產地。
作為安徽墾區最大的農場,華陽河農場耕地面積約11萬畝,其中水稻6.3萬畝,小麥3.6萬畝,是重要的優質糧生產基地。同時,農場南臨長江、北倚華陽河湖泊群,水利條件優越。近年來,華陽河農場依靠良好的自然條件,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稻蝦共養。
農場公司董事長謝廣和介紹,農場堅持統一農田規劃建設、統一作物品種布局、統一農業技術措施、統一投入品管理使用、統一農產品回收的“五統一”原則,已經完成5萬畝稻蝦田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2個萬畝標準化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和一個3000畝龍蝦種苗基地,計劃明年發展稻漁種養面積8萬畝。
“一畝田可以生產小龍蝦200公斤、蝦稻米500公斤,畝均收益3000元以上!敝x廣和算起增收賬:農場6萬畝蝦田,以畝產小龍蝦100公斤計算,年產量將超過6000噸,畝均收益從原來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3000元,比傳統種植業增加2000元以上。如今,家庭農場職工發展稻漁種養的積極性日漸高漲,稻蝦田成了“香餑餑”。
此外,華陽河農場按照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為稻蝦種養提供全方位的服務。2019年4月,投資220萬元建成2500平方米小龍蝦交易市場和制冰車間,日生產冰塊30噸,能夠滿足7.5萬畝稻漁產業發展的需求。慕名而來的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區的客商在交易市場設點收購。養好蝦、種好稻的同時,農場已形成農戶養殖、市場交易、物流運輸一條龍服務,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的稻漁產品綠色生產基地。
今年,該農場又投資900萬元,建成稻漁種養試驗基地80畝、綠色生態養殖展示區500畝。謝廣和說:“新基地將開展稻前蝦、稻中蝦和稻后蝦‘一稻三蝦’養殖模式,到時候,小龍蝦分期錯峰上市,既能賣上價,又受消費者歡迎,將進一步搶占長三角市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