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鰲鎮成功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隨著無人機升空,一片片蓋著白色保溫膜的冬棚逐漸出現在電腦屏幕上,一望無際的冬棚之下,藏著江門市大鰲鎮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的關鍵所在——對蝦。
掌握成熟越冬蝦技術
養殖戶實現增收
近日,大鰲鎮豐秋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劍秋帶著筆者走進了他的養殖場。12月的大鰲鎮,氣溫僅有十幾攝氏度,而在覆蓋著白色保溫膜的冬棚內,溫度卻超過26℃,巨大的溫差讓筆者的眼鏡鏡片上瞬間有了一層厚厚的“白霧”。“23-30攝氏度是最適宜‘越冬蝦’生長的溫度。”黃劍秋說。
黃劍秋從2009年開始從事水產養殖業,如今在大鰲鎮新聯四村承包了超20公頃的魚塘,其中一半用于養殖南美白對蝦。經過多年的探索,大鰲鎮豐秋水產專業合作社已形成了一套規范的養殖管理模式,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茬蝦的收入可達20萬元以上。但黃劍秋也表示,對蝦養殖變數大,需要長時間的跟蹤觀察。雖然黃劍秋已在會城買了房,但他仍長期住在養殖場附近,方便隨時查看情況。通過水產養殖,黃劍秋和合作社的其他農戶都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道路。
據了解,大鰲鎮對蝦養殖品種以南美白對蝦為主。南美白對蝦養殖時間集中在每年夏季,一年普遍養殖三茬。但是大鰲鎮的養殖戶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越冬蝦養殖模式,一年能養四茬南美白對蝦。由于適銷對路,越冬蝦的利潤更高,為村民開拓了增收新途徑。
大鰲鎮雄偉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馮雄偉表示,相比廣東省其他地區,大鰲鎮四面環水,水質條件優越,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特別生猛,上車運輸的成活率高,“大鰲的對蝦養殖不僅求產量,更重視質量,在廣東省內供不應求”。
“這里的養殖戶幾乎每天都會聚集在鎮內的水產飼料店交流信息,分享經驗。”新會區泓豐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關亞玲認為,大鰲鎮成功養殖對蝦的關鍵之處,在于養殖戶之間良好的信息互通。大鰲鎮內,各水產養殖場位置相對集中,種苗培育、飼料供應、專業刮蝦、專業搭棚及養殖海水運輸等相關行業持續發展,養蝦產業鏈不斷補全,形成了相互協作的良好氛圍。
擦亮特色品牌
助力村民致富奔康
開業10多年、位于大鰲鎮的古榕漁村飯店一直購買大鰲鎮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的做法有很多,近年,香茅蝦、香辣蝦很受食客歡迎。”該飯店負責人譚健龍表示,大鰲鎮的南美白對蝦憑借清甜的鮮味、彈牙的口感、親民的價格、運輸損耗少等優點,一直是餐桌上的“明星”。
今年,大鰲鎮的南美白對蝦成功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近日,大鰲鎮成功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大鰲鎮以此為切入點,突出優勢特色,堅持“開發一個品種,深化一門科學,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產業發展思路,著力實施“一只蝦”工程,有效推動全鎮水產養殖業發展和當地村民致富奔康。
目前,大鰲鎮常年水產養殖面積保持在2000公頃左右,全鎮水產養殖業產值近7億元,帶動相關種苗培育、生產資料銷售、物流運輸等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為本地超5000人提供就業機會。2019年,大鰲鎮村級魚塘發包總收入達7763萬元。
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持續增長,推動了公共設施建設和村民福利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大鰲鎮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修建嶄新的道路、籃球場、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同時,由村集體出資,為村民提供醫療保障,五保戶等弱勢群體也受到特別照顧。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大鰲鎮水產養殖業的興旺吸引了不少本地年輕人,“85后”“90后”正逐漸成為行業主力,這“一只蝦”正努力讓每一個大鰲人“笑哈哈”。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